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动物的卵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动物的卵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7 18: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34--36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2、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卵的基本构造,知道卵可以发育成新生命。
【教学难点】卵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纸巾、实验报告单等。
教师准备:PPT课件、生鸡蛋、熟鸡蛋、培养皿、纸巾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自然界的生物由于繁殖而一代代的延续。我们知道春天到了,植物们忙着繁殖后代、发芽生长。你们还记得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主要依靠种子的传播。)动物们也不甘落后,也在悄悄地繁殖他们的后代。你们平时有看到过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
生:鸟。
师:它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生:在鸟巢里生的。
生:小猫小狗是直接生下来的。
生:鸡是在鸡窝里生下蛋的。……
师:真好,我们科学上把这种动物生下的蛋称为卵。(板书:卵)
2、观察各种动物的卵:
师: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靠卵来繁殖的,那么它们产下的卵都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在观赏的同时,请你们注意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电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
不同点:大小、颜色、斑点、轻重……
相同点:形状(椭圆形)、一头大一头小
3、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观察的非常认真、仔细,不同动物的卵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以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的卵—鸡蛋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动物的卵。(板书:动物的卵)
4、自主提问:你们想研究鸡蛋的什么呢?
二、 观察探究 探索真相
(一)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
1、过渡:对于鸡蛋你们是否真正的了解它呢?我们知道观察事物是有一定顺序的,今天我们就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来研究鸡蛋的奥秘吧。(板书:外——内)首先我们看看鸡蛋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在观察之前,先看下老师给的小提示。
温馨提示:(1)看: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鸡蛋,转动鸡蛋,从不同角度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2)想:鸡蛋壳捏的碎吗?
(3)说: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好,现在请各小组拿出鸡蛋,借助工具,像科学家一样仔细观察它的外表。
2、分组观察鸡蛋的外形
3、汇报交流:
师:哪一组同学能够把你们的发现同大家交流。
生:我们观察了鸡蛋的外部,发现鸡蛋是椭圆形的,有一头圆些,另一头尖些。用放大镜看外壳,有许多麻麻点点的小斑点(气孔)。鸡蛋握不碎。
师:刚才有同学说发现外壳上有很多小斑点,其实呀,那是小孔,科学上称作气孔。你能猜猜它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猜想:小孔是透气用的。
师:你们真聪明,这些小孔就是透气用的!我们知道鸡蛋能孵出小鸡对吧,那么鸡蛋就是有生命的,它就需要呼吸空气,所以必须通过小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追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拿鸡蛋的时候是不是很小心,为什么呢?(鸡蛋容易碎)可是老师手中的超级鸡蛋却很结实,它的壳我捏不碎呀。不信,你们也来试一试。(教师用手捏鸡蛋)(学生试着捏鸡蛋,发现捏不碎)。
师: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脆弱的鸡蛋壳我们捏不碎它呢?我们刚才观察到鸡蛋是椭圆形的,而椭圆形具有抗压力,尽管蛋壳又轻又薄,但很结实,所以捏不碎。蛋壳的这一特点已经被聪明的建筑师认识到了,并且用在建筑上,悉尼歌剧院的薄壳结构屋顶就是受卵壳的启发而建造的。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睁大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4、小结:
(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推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
师:蛋壳很好的保护了里面的小生命,但也影响了我们对它的深入观察。你们能不能根据生活经验猜猜鸡蛋的里面有什么?
学生猜测(预设):蛋白、蛋黄、蛋壳膜……
2、讨论制定研究鸡蛋内部结构的方案。
师:其实鸡蛋的里面还有很多东西,那我们要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就要先怎样呢?(打开鸡蛋)打开鸡蛋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预设):不要弄破蛋黄;要注意卫生,不要弄的到处是鸡蛋液;实验完成后要收好实验器材(由组长管理);要小心实验器材因为有些是玻璃做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实验要求:
(1)打开鸡蛋,把蛋壳和蛋液分别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要确保蛋黄的完整。
(2)观察、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并推测鸡蛋各个部分在小鸡的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3)及时记录,注意卫生。
师:打开鸡蛋前,请同学们看清要求再行动。现在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的观察能力最强,发现最多。
3、学生分组探究鸡蛋的内部构造,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蛋壳膜、蛋白、蛋黄、胚、气室、蛋黄膜、系带。
师:我们已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同学们说说你的科学发现吧。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部分叫什么?在小鸡孵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生:把蛋敲开时,撕蛋壳带下了这一块白色的“皮”。
师:(在桌子上磕一下蛋壳,蛋壳虽然碎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并没有流出来。那是为什么呢?)它叫蛋壳膜。它有什么作用呢?(蛋壳膜是防止营养流失的。)
生:在鸡蛋大头那边,位于两层膜之间。有空的地方。
师:那是气室。其实啊,煮熟鸡蛋的气室更明显,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你们平时在吃鸡蛋的时候都是怎么拨呢?你们在拨鸡蛋的时候有没发现有个地方凹进去了?这个就是气室了。气室有什么作用呢?(气室提供氧气。)
生:鸡蛋打开后,里面有透明的液体。
师:它科学的名字是“蛋白”。
生:我发现蛋白和蛋黄上面都是粘粘的,上面应该有粘液。
师:其实蛋黄的表面很滑且有弹性,大家可用手触摸一下。
(蛋白和蛋黄的作用?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吃鸡蛋呢?鸡蛋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当然也能够给孵化的小鸡提供营养。蛋白是供给养料和水分的;蛋黄是提供营养的。)
生:发现蛋黄被一层膜包着,而且蛋黄两边各有一条小白线。
师:不仅发现蛋黄膜,那两条小白线是系带。(蛋黄膜是保护蛋黄的;系带是固定蛋黄的。)
生:我发现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点。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呀,科学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也发现到我们说的这个白点,并且把这部分命名为胚盘,简称胚。(胚能发育成小鸡。)
5、师生共同总结。
(三)小鸡的孵化
1、观看鸡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图片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鸡蛋,那鸡蛋是怎样孵化成小鸡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鸡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吧。(播放小鸡孵化过程课件)
师:鸡蛋经过21天发育成小鸡。鸡蛋的每一部分都为小鸡的孵化提供了帮助。看似简单的鸡蛋里面却蕴含了这么多的生命奥秘,看来小鸡能来到世上,真是不容易。所以我们以后要多多爱护小动物。每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都是不容易的。
2、揭示鸡蛋孵化的条件。
师:是不是只要有了一个鸡蛋就能孵出小鸡呢?其实鸡蛋的孵化条件除了自身内部条件要健康外,还需要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外部条件。一个卵就是一个生命,只要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就会发育、成长成一个新的动物。你们课后可以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孵化小鸡的信息。
三、观看视频 揭示概念
1、青蛙的发育过程
(1)过渡:小鸡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就有了和鸡妈妈一样的身体结构(同样有头、有眼睛、尖尖的嘴、一对翅膀)。那是不是所有从卵里孵化出来后的小动物都和妈妈一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了呢?
(2)提问:蝌蚪是怎样繁育成青蛙的呢?
青蛙的卵孵化出来的后代刚开始时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一样吗?(不一样)它们是什么?(蝌蚪)蝌蚪是怎样繁育成青蛙的呢?
(3)课件演示: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小结蝌蚪发育不同阶段的身体结构变化: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消失、长成青蛙。
2、揭示科学概念
师:“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什么生?”(卵生)那么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动物呢?(卵生动物)” 。
3、看书、齐读第36页
四、总结升华 课外延伸
1、谈收获: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今天我们由外到内观察了鸡蛋,并了解了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理解了每一个新的生命体的出现都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珍惜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3、作业布置:
(1)做好青蛙卵孵化观察记录。
课后请同学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公园湖边捞些蛙卵放到鱼缸里或透明的饲养槽里,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并做好课本35页的观察记录。
(2 )搜集“动物的繁殖活动”的有关资料。
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这一课的学习,一定会对生命世界更感兴趣,希望课后同学们继续你们的探究活动!课下搜集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繁殖活动”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2) (1)
动物的 卵



卵生 卵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