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7 11: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明白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师生课前谈话。暑假去哪儿玩??
导语导入:老师知道暑假都去了很多地方玩,谁能说说暑假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景点?(交流讨论)?
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跟着诗人一起看看古人的景点。?
2、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3、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4、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楼、雀”???
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示范,书空写。??
描红,再写两个。??
展示评价。??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再读课题,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2、知诗人:介绍王之涣?
3、介绍鹳雀楼(出示课件、图片)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停留居住在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陕西省永济市的黄河东岸,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壮观。(简笔画)??
4、自读古诗:提出读古诗要求?
5、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6、谁来试试(指名读,生评价)?
7、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8、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四、理解字词句,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字词)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指导说话。用“站在楼上,我看到了----”练习说话。???
4、(出示图片)借助插图理解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出示动画,帮助理解??看:夕阳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奔腾不息的黄河的水正滚滚地流向大海。这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示诗的后两句 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他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我们也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七、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懂得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想要成为像王之涣这样的大诗人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去读《唐诗三百首》,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祝同学们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