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31年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由美德两国提供,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
A.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B.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 D.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2.1930年6月7日,美国总统签署法令,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由此引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愤慨。美国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B.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C.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
3.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4.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
*稳定金融,限制股票、证券发行*约束、控制经济寡头
*监管公共事业的控股公司*援助铁路运输业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
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 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市场供应量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量,所以解决危机最直接的办法是缩减供给和刺激需求。下列罗斯福新政中,属于刺激需求的是( )
①缩减耕地面积 ②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③规定最低工资 ④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7.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下说法与该材料内涵相关的有( )
①这是以工代赈的出发点②由政府兴建大型公共工程
③解决工人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④维护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罗斯福曾经说过:“有两种繁荣理论:一种是试图让富人更富,希望多少有些好处滴落到普通人的身上;而我主张让平庸之辈能够舒适而安全,那么,他们的繁荣就会像酵母一样,让所有阶层的人都蒸蒸日上。”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实行“以工代薪”,兴办公共工程
C.整顿金融业 D.加强美国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
9.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立法咨文中说:“我们知道……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大兴公共工程 B.颁布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促使政府获得一举多得之利 B.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C.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下面属于救济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制定企业竞争法规 C.调节农业生产 D.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12.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在20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反危机案例。“非常时期当立非常之法”,从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罗斯福政府先后说服国会通过了70多项新政法案。他又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①法律手段②行政手段③经济手段④外交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世纪9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大力推行新经济改革,他引用当年罗斯福总统的话来阐述自己改革的用意:“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表明了他们两位都( )
A.没有对资本主义做任何调整 B.只维护资产阶级私人利益
C.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与法西斯专制实质相同
14.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
A.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 D.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题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1933年美国社会状况柱状图
1929﹣﹣1933年德、日经济简况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
德国 40.2% 600万
日本 32.5% 近300万
材料二:黄安年在《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三: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概括这一现象呈现出的三大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举措是‘叛变了他的阶级’、‘淡红色的社会主义’”的最有力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4)上述材料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CBACB 6-10 DCBBC 11-14 DACB
15.(1)原因:经济大危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2)依据:新政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3)特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4)启示:要有应对危机的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经济建设要注重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