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时1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______(填“高”或“低”)。
2.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质量-___________。
3.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__________=溶质质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高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4. 实验说明: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越____(填“浓”或“稀”);同种溶液,颜色越深,含溶质质量分数______,浓度______。(后两空填“越大”或“越小”)
5.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
6. 溶液的稀释:
(1)溶液稀释的计算原理:稀释前_________的质量=稀释后___________的质量。
浓
越大
越大
溶质
溶质
(2)溶液稀释的方法: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稀释时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__的质量-_______的质量。
7. 溶液的浓缩与溶液的稀释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加入溶剂
加入低浓度溶液
浓溶液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
浓溶液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例1】把20 g蔗糖放到80 g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10% B. 20% C. 25% D. 30%
【变式拓展1】一定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 g,则这个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36% B. 36.5% C. 26.5% D. 26%
【典例2】对5%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将5 g食盐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
B. 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5 g食盐
C. 100 g水中溶解了5 g食盐
D. 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0
B
C
C
【变式拓展2】将M g食盐溶液蒸发掉全部水得食盐m g,则M g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思路点拨 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变式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当向某种浓度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或溶剂时,其溶液的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A
知识点2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
【典例3】向50 g某硫酸溶液中加入100 g 20%的硫酸溶液,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30%,则原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50% C. 30% D. 40%
【变式拓展3】欲使50 g 10%的硝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再加5 g硝酸钠
B. 蒸发掉一半的溶剂
C. 加入50 g 10%的硝酸钠溶液
D. 蒸发掉25 g水
B
D
【典例4】将100 g 90%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硫酸溶液,需用水的质量为( )
A. 700 g B. 800 g C. 900 g D. 890 g
【变式拓展4】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分别为60%、10%的硫酸溶液的质量比为( )
A. 1∶3 B. 1∶5 C. 1∶6 D. 1∶4
思路点拨 在进行溶液的混合、稀释(或浓缩)的计算时,必须遵循两条原则:即在混合、稀释(或浓缩)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溶质的总质量也不变。当两种溶液(特别是密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溶液)混合,它们的溶质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混合溶液的体积必须通过它们的质量和密度求得。
B
D
课堂检测
1. (3分)含溶质a g,溶剂b g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 (3分)有20 ℃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 g,从中取出100 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B. 此物质的溶解度(20 ℃时)不变
C.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
D. 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
B
D
3. (3分)医院里常用溶质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清洗受伤病人的伤口,若要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600 g,需要30%的高浓度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
A. 30 g B. 100 g C. 200 g D. 400 g
4. (3分)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 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 将2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 在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的硝酸钾溶液
D. 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
B
C
5. (3分)图9-3-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50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 ℃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
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
量比为1∶2
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
用降温的方法
D. 将50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降温至20 ℃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
6. (3分)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图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D
7. (6分) 在某温度时,现有一杯盛有50 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分析在下列情况下各种量的变化,并填写下表(注:变化前后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8. (6分)现有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
(1)继续加入______g食盐。
(2)蒸发掉______g水。
(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这种食盐溶液______g。
不变
增加
增加
变小
不变
减少
减少
变大
减少
减少
减少
不变
12.5
50
200
课时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相关的计算
知识梳理
知识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相关的计算
1. 解题的几个关键点:
(1)弄清题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正确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有溶液参加的反应,实质是溶质(即纯物质)参加反应。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先确定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再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溶质的质量。
2. 解题方法:
(1)溶液组成法: 反应后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2)质量守恒法: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的总质量- 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不溶性杂质的质量。
课堂演练
B
D
【典例2】医学上常用过氧化氢溶液(H2O2)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过氧化氢溶液68 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 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为 69.04 g。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0.96
【变式拓展2】10 g碳酸钙投入10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思路点拨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实际上是溶液中的溶质,因此代入化学方程式的量应该是溶质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在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进行求解时,解题的突破口是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反应后总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正是生成气体的质量。
课堂检测
1. (3分)在20 ℃时,将1 g CaO放入99 g H2O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1% B. 大于1% C. 小于1% D. 以上均可
2. (3分)取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34 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8 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 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20% B. 1.25% C. 10% D. 15%
C
A
3. (10分) 在盛有1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放入10 g碳酸钙粉末,一段时间后恰好完全反应。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其质量为____g,溶剂是______,其质量为______g。
(2)反应完全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3)反应完全后,在所得溶液中,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g,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HCl
7.3
水
92.7
4.4
氯化钙溶液
105.6
CaCl2
11.1
10.5%
4. (14分)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 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9-3-2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答:(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 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
课时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知识梳理
知识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 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1)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______和______的质量。溶质质量=______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_。
(2)称量:“称”是指用_________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量”是指用______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
(3)溶解:把______和______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
托盘天平
药匙
量筒
胶头滴管
烧杯
玻璃棒
溶质
溶剂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托盘天平
量筒
溶质
溶剂
(4)贮存: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好______,放入试剂柜中。标签上应注明试剂的______、____________。
3. 称量固体时,若物质和砝码放错位且使用了游码,会导致称量的溶质实际质量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 量取所需的水时,若俯视读数,读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实际值______,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若仰视读数,读数______,实际值______,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标签
名称
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5. 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步骤: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
量取
稀释
量筒
滴管
烧杯
玻璃棒
课堂演练
知识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典例1】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用天平称取5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
B. 用200 mL的量筒,量取25 mL的水
C. 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D. 将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密封保存
【变式拓展1】用密度为1.03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制成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其操作顺序为( )
A. 量取→溶解→计算 B. 称量→溶解→计算
C. 计算→称量→稀释 D. 计算→量取→稀释
B
D
【典例2】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 g食盐和100 g水配制溶液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变式拓展2】某同学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增加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B. 减少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C. 增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D. 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B
C
思路点拨 本知识点中考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实验仪器、配制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及实验误差分析等。
课堂检测
1. (3分)实验操作考查时,要求考生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所给仪器都会用到的一组是( )
A. 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量筒
B.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漏斗
C. 量筒、烧杯、托盘天平、试管
D. 酒精灯、量筒、托盘天平、烧杯
2. (3分)在实验操作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4%左右的碳酸氢钠溶液。配制200 g 4%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 4 g B. 8 g C. 192 g D. 200 g
A
B
3. (3分)实验室配制50.0 g质量分数5.0%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D
4. (3分)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A
5. (9分) 图9-3-3所示为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操作中应称量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g,放好游码和砝码后,向托盘上加硝酸钾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减少一些硝酸钾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2)D操作应选用_______(填“1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水______(水的密度为1 g/mL)mL,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3)E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mL
95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加快硝酸钾固体的溶解
6. (9分) 实验室中,将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g 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细口瓶、玻璃棒和______。
(2)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溶解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如图9-3-4所示的标签。
(3)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烧杯
量取
如答图9-3-2所示。
小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