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一、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节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
雾凇
是日更定
沆砀
毳衣炉火
铺毡对坐
更有此人
chóng zhēn
sōng
hàngdàng
zhān
cuì
gēng
gèng
字音检测
二、初读课文
翻译全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公元1632年
我
撑(船)
晚上八时左右
消失、沉寂
都
语气词,罢了
只有
全
白汽弥漫的样子
围、裹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空、云层、远山和湖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船夫
等到
客居此地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这样的人
还
哪能
旧时对士人的称呼
不要
译文: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童仆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西湖之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在此。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低声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游记,请你说说本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偶遇佳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找出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分析其特点及作者的感情。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特点:用白描手法,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4、“独往湖心亭” 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后内容表达很矛盾,如何理解?
(1)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2)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5、如何理解文中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不同人眼中的张岱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1、舟子眼中的张岱?
2、金陵人眼中的张岱?
3、你眼中的张岱?
拓展延伸
关于张岱
张岱(1597——1679)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后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故国,在张岱的生命里,是永远的痛。
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痴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喜—知己之乐
痴—醉情自然
痴景
(奇景)
(白描)
湖心亭看雪
痴人
痴情
(雅趣)
大雪独行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一、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这
判断动词,是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还
重点积累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色
代指酒
见余大惊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非常
大
二、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三、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代罚酒用的酒杯。
今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