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6 23: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及汽车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化学工业的突破性发展。
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化学工业的突破性应用。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并记忆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______________革命开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紧密结合 。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 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183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美国发明家____________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______________、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焊机、电话、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76年,德国人________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________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_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____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是______________。19世纪60—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__________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__________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_______________生产领域。
5.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______________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_____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______________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次工业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
电力
法拉利
爱迪生
白炽灯泡
电气时代
内燃机
奥托
戴姆勒
迪塞尔
卡尔本茨
福特
现代化学工业
诺贝尔
现代塑料
纺织品
生产力
工业化强国
帝国主义
扩张
电的应用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2、含义:
3、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5、电力应用的历史意义: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二)电的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1821年9月3日,30岁的法拉第设计了一个实验,实现了以电转动磁。1822年,法拉第希望把磁转变成电。1831年,40岁的法拉第设计一种装置获得了恒定电流,把磁转变成电的伟大理想终于实现。
迈克尔·法拉第
“电气时代奠基人”
(二)电的发现
从理论到应用
西门子(1816年—1892年)德国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创办西门子公司。主要发明有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电力开始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早期发电机
发电机
(二)电的应用
从理论到应用
爱迪生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电灯、电报、电话、第一架 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电灯发明史
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电弧光灯,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照明的时代,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
德国人亨利·戈培尔1854年发明的碳化竹丝白炽灯当时就可持续照明400个小时,戈培尔的发明被认为是第一个实用的白炽灯(没有专利)。
1880年,斯万的白炽灯在英国获得了专利,成为了英国第一个白炽灯专利。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不是发明灯泡,类似于蔡伦改进造纸术)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1938年,荧光灯诞生。1998年白光LED灯诞生。
(二)电的应用
从理论到应用
贝尔(1847年—1922年)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被誉为“电话之父”。 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1877年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
莫尔斯(1791年—1872)美国人,被誉为电报之父。1835年获得了在实验室内架设有线电报机的成功。
马可尼(1874年—1937年),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1896年取得了无线电报系统世界上第一个专利,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被称作无线电之父。
电讯技术的兴起
19世纪末,电讯技术兴起。美国成为最早进入“电讯时代”的国家。
1874年,美国人
比尔布莱克斯发
明了第一台洗衣机。
1882年,美国霍伊拉,最早发明电风扇
1910 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各种家用电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
1876(德)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德)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3(德)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点成就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应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时速13千米/小时,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 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美国)亨利 福特-汽车大王
福特先生被尊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1913年10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应用
内燃机的应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1903年,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很值得纪念的飞行家,他是谁呢?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时间 发明人 项目
19世纪60-80年代
1867年
1869年
1884年
碱、硫酸、人造染料等
瑞典诺贝尔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美国海厄特
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
法国夏尔多内
人造纤维
主要成果
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日),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1867年诺贝尔奖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成功无烟炸药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章
美国 化学家 海厄è特
1869年
赛璐珞(塑料前身) 1872年,他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
塑料工业
法国 夏尔多内
化学家,工业家。
夏尔多内模仿蚕的吐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纤维,被西方誉为人造丝工业之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了一战)
3.科技改变了世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还需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启迪:
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鼓励科技发明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学习科学家的探索、创新精神;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影响
整体感知
巩固练习
1.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2. “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
B
C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4. 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国际歌》
D
A
5. 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
A.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C.内燃机的出现为后来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可能
D.法拉第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6. 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地。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 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