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版 本: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章 节: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
1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金黄的油菜花……同学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美丽的乡村春景,今天我们再来通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继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杂、稀、蜻、蜓”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所作诗篇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一、知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二、晓背景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g
三、解诗题
四、读诗文
xìng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zá
xī
qīng
tíng
杂
稀
蜻
蜓
五、学生字
读一读古诗,找一找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六、明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稀:稀稀落落
日长:白天的时间变长了。
惟:只。
蛱蝶:蝴蝶的一种。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意: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七、悟写法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农忙时节田园景色
动态: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静态: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自学《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八、家庭作业
谢 谢 !
(共17张PPT)
版 本: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章 节: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
1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美丽的乡村风景不仅存在于诗中,词中也有不少相关的描写,下面我们一起跟随辛弃疾学习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
学习目标:
1.认识“锄、剥”2个生字,会写“茅、檐”等6个字。
2.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
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词作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一、知诗人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二、晓背景
三、解读“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yuè
词牌名
题目
上阕
下阕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读诗文
máo
yán
wēng
lài
bō
茅
檐
翁
赖
剥
五、学生字
剥
多音字
[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皮
[ bō ]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明诗意
注释:
吴音:吴地方言。
翁媪:老翁和老妇。
亡赖: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
茅檐 青草 溪水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自然
温馨
大儿锄豆 中儿织笼 小儿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 描写的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 的生活的喜爱。
面貌和情态
和平、宁静
七、主题概括
1.背诵《清平乐·村居》。
2.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学习其它的词
八、课后作业
谢 谢 !
(共18张PPT)
1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版 本: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章 节: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
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宿、徐、篱、疏”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著有《诚斋集》等。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一、知诗人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暮春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宿新市徐公店》。
二、晓背景
如何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
宿 新市 徐公店
住宿,住在
地名
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解题:(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三、解诗题
四、读诗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lí
疏
shū
五、学生字
篱
xú
sù
宿
徐
[ sù ] 过夜;姓;旧有的。宿舍、宿疾
[ xiǔ ]用于计算夜。一宿、整宿
[ xiù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
多音字
宿
多音字
1.新华中学每间宿舍可住四名学生。
sù
2.周末我在大姨家住了一宿。
xiǔ
3.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星宿的传说。
xiù
读一读古诗,找一找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和物?
六、明诗意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树头:树枝头。
阴:阴凉。 急走:奔跑。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诗意: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出的树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找不到黄蝴蝶了吗?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七、悟写法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对乡村生活
的向往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美丽的静景:篱笆、小路 、树
有趣的动景:儿童扑蝶
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八、课后作业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