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2.2消化和吸收 巩固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2.2消化和吸收 巩固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7 13:0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2.2消化和吸收 巩固作业

一、单选题
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 )
A.胆汁 B.胰液 C.唾液 D.肠液
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消化系统的什么部位开始被分解?(  )
A.口腔、胃、胃 B.口腔、小肠、小肠
C.口腔、口腔、小肠 D.口腔、胃、小肠
4.某人因患比较严重的胆囊结石,医生将其胆囊切除,那么你建议他手术后应该少吃富含( )食物.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5.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及同时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分别是( )

A.2和1 B.2和3 C.4和1 D.4和3
6.下列各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 )
A.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壁内有肠腺 D.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7.关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
B.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
C.小肠的皱襞及小肠绒毛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
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可以促进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
8.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得,人体消化系统组成包括(  )
A.胃、肠和消化腺 B.口腔、胃和消化道
C.小肠、大肠和消化腺 D.消化道和消化腺
9.感冒时,医生给小张同学开了感冒,从服下胶囊到药物被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口腔→喉→食道→胃→小肠
B.口腔→咽→喉→食道→胃
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
10.某组进行“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记录了如下表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试管 加入材料 水温 恒温时间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唾液 37℃ 10分钟 不变蓝
2 馒头碎屑+胃液 37℃ 10分钟 变蓝
3 馒头碎屑+唾液 90℃ 10分钟 c
4 馒头+唾液 37℃ 10分钟 d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B.如果d的现象是部分变蓝,说明牙齿咀嚼有利于淀粉的消化
C.对比2和4,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11.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中不能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

A.小肠约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
B.[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D.[2]和[3]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13.“秋风起,蟹黄肥,九月正吃洞庭蟹”。大闸蟹味美且营养丰富,每一千克蟹肉中含有蛋白质140克,脂肪59克,糖类70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用大闸蟹可以获得物质和能量
B.蛋白质在胃中全部被消化为氨基酸
C.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
D.大闸蟹中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14.小肠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②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③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壁仅一层细胞
④小肠长5﹣6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和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二、综合题
16.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1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2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许多______,这些结构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
(2)小肠中除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2中,代表蛋白质消化的曲线是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_。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依据《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的建议:我们每个人平时都应注意合理______和合理运动。
1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三大有机物消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其中的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它的消化过程可由乙图中的曲线_____代表,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和肠腺分泌的。
(3)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下图所示是它放大后的示意图,其内表面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____,这样的结构能增大_____。

(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下表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有无唾液 A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①为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试验,在A处应加入_____。
②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③如果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
18.蓝蓝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
请回答: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若l号试管加入的清水是2毫升,则2号试管中加入的唾液是______毫升。步骤③中,将两支试管放置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模拟______的温度。
(2)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l号试管______,2号试管______。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蓝蓝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______(变蓝或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______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


























答案
1.C 2.A 3.D 4.B 5.D 6.A 7.B 8.D 9.C 10.D 11.C 12.C 13.B 14.D 15.A
16.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肠腺 胆汁 Ⅱ D 吸收 膳食
17.消化腺 W ③ ⑤ 小肠 小肠绒毛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2ml唾液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温度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吗?
18.有无唾液 2 人体口腔 变蓝 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变蓝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