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4-12 23: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2011年春学段高二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70个共7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4.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
A.基因工程 B.组织培养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群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6.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7.以下对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的正常T淋巴细胞中含有人体全部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个体间DNA完全相同
C.DNA的基本功能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个性状
8.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9.细胞工程的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 )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B.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现
C.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明 D.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现
10.下列不是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检测手段的是( )
A.分子杂交技术 B.抗原—抗体杂交 C.抗虫或抗病的接种 D.基因枪法
11.在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 B. 单克隆抗体 C. 植物体细胞杂交 D.细胞核移植
1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特有的是( )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融合的方法类似 C.原生质体融合 D.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群体
14.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PCR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PCR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
A.640 B.8100 C.600 D.8640
15..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 )
A.培养基成分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16.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
A.受精卵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17.下面对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意义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将来有可能通过此方法来生产白细胞介素
B.通过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来获得新物种
C.有助于对细胞这一生命单位的更为科学的认识
D.融合本身与生物膜的流动性直接相关
18.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癌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癌细胞融合的是 (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19.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20、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21、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基因的工具是( ) 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酶 D.连接酶和运载酶
22、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 )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片段
下列平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因治疗是指(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核苷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
A.离体状态 B.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对于人工种子正确的描述是( )
A.通过科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
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的种子 D.人工种子发芽率低
29、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据图可知,a表示干细胞变成干细胞,即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干细胞通过b、c生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三条途径遗传信息的表达是不同的;细胞分化形成的是各种组织,还不能构成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
30、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C.还没有分化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31、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
转运RNA B.信使RNA C.肌动蛋白 D.核糖体
32、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则关于该愈伤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细胞没有全能性
C.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3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  )
A.产生杂种植株 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
34、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 )
A.形成层细胞 B.韧皮部细胞 C.木质部细胞 D.叶肉细胞
35、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人工种子的培育 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36、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3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结构的完整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B.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无细胞核结构的细胞也能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具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的细胞
38、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39、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40、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
A.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41、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 )
A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培养新物种
C 制备单克隆抗体 D 生产杂种细胞
42、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 )
A.伤寒杆菌 B.炭疽杆菌 C.乳酸菌 D.天花病毒
43、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44、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合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     B.盐酸     C.淀粉酶    D.纤维素酶
45、植物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是( )
A.细胞质融合的过程          B.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C.细胞膜融合的过程          D.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46、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
47、2001年2月,一只背上长着“人耳”的老鼠在北京展览馆与观众见面,这只老鼠其实 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老鼠,它背上的“人耳”是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用生物方法增植成的。增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48、下列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多倍体植物
B.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C.通过大规模的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抗癌
D.利用细菌的连续培养技术生产谷氨酸
49.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图示意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中A、B在遗传学上依次表示
A.转录和翻译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转录 D.传递和表达
50、根据mRN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A、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用PCR技术扩增mRNA
51、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的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的基因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目的基因能够与让结合
D.它的参与能够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52、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53、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B、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
C、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
D、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
54、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
A.繁殖速度快         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 DNA为单链,变异少
55、200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其作用及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答案:B
56、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是( )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B、从cDNA文库中获取
C、从含目的基因生物细胞中获取 D、利用PCR技术获取
57.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相应性状 D、新的细胞核
5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
A、大肠杆菌 B、质粒DNA C、T4噬菌体 D、酵母菌
59.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培养,就是将“某种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然后,将受精卵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这里的“某种基因”是指 ( )
A.药用蛋白基因 B.乳腺蛋白基因
C.药用蛋白基因和细菌质粒基因重组在一起
D.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
60.下列各项中均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
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 ②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钱永健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 )
A.作为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
B.作为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注入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
D.标记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62.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
B.愈伤组织的代谢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液的组成成分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无机成分相同、有机成分不同 B.无机成分不同、有机成分相同
C.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相同 D.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均不同
64.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根或芽
C.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结果不同
D.愈伤组织的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65.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剪刀剪碎后.再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在原代培养过程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
D.动物细胞连续培养50代后,所培养的动物细胞都会衰老死亡
66.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以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67.现将“细胞工程”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列表比较如下,你认为哪一项目的比较有错误 (    )
比较项目
原 理
培养基区别
结 果
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需加植物激素
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需加动物血清
培育成细胞系或细胞株
获得细胞或细胞 的产物等
A.原理 B.培养基区别 C.结果 D.培养目的
6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69.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70.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  )
A.将鸡的某个DNA片断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D.将鼠的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第II卷(共30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3分)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
?
?
?
?
?
⑴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____ _处(填“a”或“b”),DNA连接酶作用于______ _处(填“a”或“b”),构建的重组DNA分子的组成有 , , , 。
⑵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法。
⑶由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核心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 性。
⑷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做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的做法是 。
?
2、(17分)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除去______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用___________做诱导剂,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在此过程中D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是 。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    。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做诱导剂。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__,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____________反应,生成了大量的___________细胞。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的D细胞,不仅能分泌    ,还有     的本领。 1.(1)a a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
(2)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3)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再分化 全能
(4)耐盐基因(目的基因) 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
2、(1) 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 细胞壁 聚乙二醇 杂种细胞长出新的细胞壁 植物组织培养 有丝分裂 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 (2)胰蛋白酶 灭火的病毒 (3)抗原 免疫 B淋巴 3 杂交瘤 选择性培养基 特异性抗体 无限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