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课《色彩的冷暖》
单 位:虹桥镇台张庄小学
执教者:池占芳
课题与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色彩的冷暖》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能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创作。
过程方法
让学生在欣赏体会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冷暖色,能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绘画练习。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用色彩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及判断冷色与暖色,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冷暖色的相对性。
学生用具:
彩纸、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好多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么?下面咱们就从第一张看起。播放课件,展示单色的冷、暖色调的图片!(先冷色的,后暖色的。)看到这些图片,你能说说你的感觉么?
当看到冷色的时候,感觉清凉、冰冷,联想到大海、蓝天、冰块等;当看到暖色调的图片时学生会说:感觉热和温暖
学生基本上理解了色彩为什么有冷暖之分,也对冷暖如何在色彩中体现有了初步的认识。
2、师讲述: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中充满了缤纷的色彩。
继续播放包含冷暖变化的自然界图片。
师:春日的红花、夏日的小荷、金秋的麦田、寒冬的飘雪……温暖的似火,寒冷的似冰!每当我们提到这些缤纷的色彩,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冷、暖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色彩的世界,感受色彩的“冷与暖”。
(板书:色彩的冷与暖)
*关键点*这里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二、新课教学:
(一)、色彩的冷暖:
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工具,训练他们的感觉。分别拿出不同色彩的纸和彩笔。根据观看图片时的印象,分出哪种色彩给你的感觉是暖暖的,哪种是冷冷的。
(小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认为是暖色的颜色和自己认为冷色的颜色,同时说明理由。(师总结:当你看到蓝色时,你会联想到蓝天、大海,会觉得凉爽、冰冷,它就是冷色;当你看到红色、橙色时,你会联想到太阳、火焰,会觉得热辣辣或者暖洋洋的,它就是暖色。)
教师准备多种应急答案,学会总结。通过小结,在学生脑海中基本形成了感觉冷的凉的色就是冷色,感觉暖的热的色就是暖色这种概念。
师: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那么色彩本身是有温度的吗?
师:色彩本身是没有温度的,这只是我们脑子里或心里的一种感觉。既然色彩有冷暖之分,那么就让我们试着分一分。
(出示色相环)观察一下这些颜色在色相环中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冷暖色,巩固冷暖色的知识。
生:色彩没有温度。(如有学生说感觉到的,就问是手感觉到的吗?生回答脑子里或心里感觉到的后,师说:对,脑子把色彩和记忆里的冷暖感觉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出示文字)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视觉入手,再通过对比归纳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这样过渡自然,容易掌握,不会那么生硬。
(二)、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同学们刚才将色彩分为了冷色与暖色,并且欣赏了冷暖色的作品,那么色彩的冷暖是绝对的吗?下面咱们一起在观察比较中寻找答案。
A、出示绿色和橙色色块,让生比较感受绿色的冷暖。再出示蓝色和绿色对比,绿色和它比较呢?。相对于橙色,绿色偏冷,相对于蓝色,绿色偏暖。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突破难点:色彩冷暖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B、出示紫色和红色色块,让生比较感受紫色的冷暖。再出示蓝色和紫色对比,紫色和它比较呢?。相对于红色,紫色偏冷,相对于蓝色,紫色偏暖。
C、艺术家在创作中经常运用冷色和暖色,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说一说这些图片给人的整体感觉?然后分析一下每一幅画中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其色调以什么色为主,暖色还是冷色?
(小组讨论)
通过比较,学生有了新发现并回答,师整理:你的意思我们明白,你看看这样表达是不是更好?
(出示文字: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有在对比当中才会确定。)
学生回答
突破难点:色彩冷暖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让同学们在感性上认识暖色调和冷色调的作品,理解如何去判断一幅作品的冷暖色调,体会不同色调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小结:
冷暖色调是指色彩,乃至整个画面的基调。以红、橙等暖色为主调的色彩,叫做暖色调;反之,以蓝、紫等冷色为主调的色彩,叫做冷色调。(板书)绿色与橙色与蓝色相比较,相对于橙色偏冷,相对于蓝色偏暖。因此,我们在判断一幅作品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时,只要看它的主色调是冷暖就可以了。
(以蓝色为中心和近于这种颜色的色给人的感觉弱,具有收缩及退远的现象和寒冷的感觉,于是称之谓寒色或冷色。红色、黄色等色给人的感觉强,有扩张及迫近视线的现象,给人产生温暖的感觉,于是被称之为暖色。)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三)、色彩的运用:
欣赏完美术作品中的冷暖色,接下来我们来寻找咱们身边的冷暖色调。
1.寻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冷色调与暖色调,并说出为什么?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和熟悉色彩的冷与暖,及其它们不同的作用。
2、大家已经能够准确的判断作品的冷暖色调,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
思考并讨论: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能使用暖色吗?使用暖色时要注意什么?反之呢?
2、我们再来欣赏两幅作品
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
判断它的主色调?为什么?
色彩大师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
判断其主色调?为什么
花丛、衣服的颜色、教室里的画,学校的一角、卧室、晴天、雪天等
学生讨论:
回答:能使用暖色,但要注意不能大面积的用,否则整个画面想要表达的意境就相反了。
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通过上个环节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使所学的能结合实际,为进一步运用于实际作好铺垫。
(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构思画面色彩时,要心中有数,冷色调里不乏来点暖色,暖色调里也可来点冷色,这样可使画面更加生动活跃。)
三、创作阶段
A:创作要求
1、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2、每小组创作一幅冷色调和一幅暖色调作品。
3、画面整洁,色调鲜明突出。
B: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播放一些冷暖色调的作品。
C: 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四、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同学们,色彩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请大家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
小组合作、讨论,确定冷暖色调。
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部分同学观看别人的作品你,借鉴一些创作经验。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到黑板的合适位置。
各小组汇报创作感受。(从内容、色调、感受方面来说)
此环节,将小组四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冷暖色调作品的创作。作品为半成品,不绘画,只涂色。
此环节在学生思考如何创作时进行,指导一些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去使用冷暖色。
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
《色彩的冷暖》
冷色调 暖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