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下地理8.1中东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下地理8.1中东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7 10: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中东(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掌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4.能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图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难点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 
我想同学们都喜欢看新闻吧,今天老师就在这请大家看一段,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要仔细地看,看完后我有问题问大家。
[课件展示] 播放一则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冲突的新闻。
[教师提问] 问题一:这则新闻主要报道的是什么事件?
问题二:这则新闻主要报道的是哪两个国家间的冲突?
[教师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新闻所在的地区——中东。
探究 “三洲五海之地”
[课件展示] 显示中东地区的地图。
[教师] 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中东”所包括的国家和地区,请大家对照教材第4页的“亚洲地理分区”图。看看它和亚洲的哪个分区的范围有类似之处?具体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读图] 中东和西亚的范围类似。但它不包括西亚的阿富汗,同时多了一个非洲的埃及。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
[教师解释] 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呢?“中东”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教师提问] 请注意看图,图上哪些国家是跨洲的?分别跨了哪两个大洲?
[学生读图回答] 土耳其、埃及。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
[教师转承]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中东地区的录像,在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其中的细节,过一会儿我会对其中的细节提问。
[播放录像] 关于中东战争的视频。
[教师提问] 这段录像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说明由于这里战争频繁,所以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并且受到美国等大国的关注。
[教师追问] 录像中提到了哪些战争?
[学生回答] 两伊战争、五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等。
[教师承转]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中东战争是怎么回事。
[播放录像] 关于两次中东战争的介绍。
[教师提问] 为什么中东的战争会有英国和法国插手?他们在争夺什么?
[学生回答] 苏伊士运河。
[教师追问] 为什么要争夺苏伊士运河?
[学生回答] 因为这里处在重要的地理位置。
[板书] 重要的地理位置
[显示图片] 图8.3中东地形
[教师提问] 你怎样来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学生回答] “三洲五海之地”,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地跨三大洲)
[教师提问] 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
[学生回答] “五海”、“一湾”,“五海”即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湖泊);“一湾”即波斯湾。其中里海叫海不是海,它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教师追问] 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
[学生回答] 黑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
[追问] 除了内部相通之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
[学生回答] 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
[活动] 请学生做教材45页“活动”第1、2、3题。
[教师转承] 看来,中东地区地跨三大洲,又通过“五海一湾”连接了两大洋,它的地理位置的确很重要。其实,它在历史上就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 1.两洋:印度洋、大西洋
2.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3.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活动] 请学生阅读教师发的材料(包括“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思考并讨论:中东这样的地理位置,曾经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 略。(在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军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小结] 看来重要的地理位置确实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来看,它自然都会备受关注,这也就是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一个原因不能使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他们还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具体情况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大家好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数量、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运用图表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3.运用资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数据分析本区石油的产量、出口量对世界石油价格及对美、日、欧盟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初步认识在地图上主要产油国的分布和石油输出的路线,帮助记忆和理解本区独特的地理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出口,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2.中东地区匮乏的水资源。
3.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难点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重要的地理位置确实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些西方大国激烈争夺的原因之一。近些年来,经济强大的美国,一直插手中东地区,这又是为什么呢?(石油问题)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水资源匮乏)中东地区的文化又有哪些差异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播放录像] 关于海湾战争的介绍。
[教师提问] 结合录像,想一想: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石油问题。
探究一 世界石油宝库
[活动] (1)读图8.4,明确中东的石油分布状况以及五个主要产油国。
(2)读图8.5,了解中东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读图8.6,完成教材47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复习前面所学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同时了解石油运往的国家,并可以找到美国干涉海湾问题的主要原因。
[教师提问] 航线A和航线B到达的目的地相同,为什么还要分两条线?
[学生回答] 运量大小不同。
[教师补充] 因为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它的吞吐量有限,一般只能通过25万吨以下的油轮,而现在世界上的油轮大多在30万吨以上,最大可达150万吨,所以巨大的油轮只好绕道好望角。从图上箭头的粗细也可以看出两条航线运量的大小。
[追问] 那么走苏伊士运河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 可以大大缩短航程。
[教师补充] 经航线A比航线B短了8000—10000多千米的航程,时间缩短半个月。从波斯湾运石油到西欧,经过苏伊士运河一年可往返9次,绕道好望角只能往返5次。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中东的石油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它们要干涉中东的事务。
[教师提问] 中东输出的石油中,大部分是沿着这三条航线通过油轮运出的。读图8.4,想一想,其他的石油应该怎么输出?
[学生回答] 先利用石油管道将石油运送到地中海沿岸,再利用油轮来运。
[教师提问] 中东因为石油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但我们不能忽视: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也就是说,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他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5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中东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该如何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分析了中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请大家注意,从我用的形容词来看,这两点都是这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些优势条件在给它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麻烦,比如少数发达国家由于这些优势而不断在这个地区挑起一些争端。因此,大家今后一定要客观地看待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
探究二 匮乏的水资源
[教师过渡] 以上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看看这里有没有劣势条件呢?
[展示课件] “中东的水资源”图。(图8.7)
[学生] 有劣势条件,这里沙漠面积广大。
[教师] 非常好,不知大家还注意到没有,阿拉伯半岛上竟然一条河流也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沙漠广布、河流稀少?
[学生] 因为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
[活动] 读教材49页“麦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请学生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学生回答] 略。
[教师转承] 现在请你们看看这幅“中东的水资源”图,上面的注释说明这里常出现很多国家争夺一条河流的情况,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吗?
[学生回答] 正是由于这里干旱的气候,才使得水资源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补充] 的确如此,由于气候干旱,使得各国常因为水资源而发生争端。比如我们在新闻中常常会听到“约旦河西岸”这个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的冲突中,就有许多次是为了争夺约旦河。
[教师提问] 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请大家打开教材49页,读一读阅读材料。你还能不能再补充一些?
[学生回答] 略。
[教师转承] 既然这里水资源如此缺乏,那么这里能不能发展农业?
[学生讨论、回答] 可以发展节水农业。
[展示图片]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滴灌等。
[教师解释] 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270立方米,不足中东人均的1/4,世界人均的3%,中国人均的1/8。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同时防止了土壤盐碱化。滴灌和温室大棚造就了产业化现代农业,其用水在30年以来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
[教师小结] 我们中国的西部地区也有与以色列相类似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上,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教师承转] 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自然原因,有没有人文的原因?大家已经查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关资料,谁能为大家分析一下?
[学生讨论] 略(包括种族、宗教、领土、历史等方面)。
[教师总结]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地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阿拉伯人分布在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导致了本区宗教纷争。
[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一节内容,你们应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请大家回去写一篇小论文,对中东的战争根源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