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风筝飞满天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风筝飞满天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07 11: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风筝飞满天》
执教者
郝姗姗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五年级美术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制品,它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中国传统风筝的造型与色彩在流传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形成了各地风筝的独特风格。通过欣赏各样的风筝,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到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绘制中去。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自己设计并绘制一个风筝,到户外进行放飞。提高动手能力,逐渐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对风筝文化的了解,结合自己放飞风筝的体验,发展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欣赏与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与风筝有关的艺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风筝的绘画造型美
难点
风筝的造型设计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风筝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和艺术特色是其成为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学习风筝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听诗、看画等环节作为课前导入和欣赏感悟,是比较合适的。这也符合新课标中“了解文化传统”的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导入部分三分钟
教师活动
图片导入:通过广场漫天的风筝,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回忆,引出课题。
学生活动
回忆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于春天放风筝的回忆
介绍风筝的起源四分钟
介绍风筝的起源:通过提问,向学生介绍风筝的由来和出处。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自己收集的有关风筝起源的资料
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欣赏风筝博物馆五分钟
欣赏风筝:视频欣赏——走进潍坊风筝博物馆。
学生对于风筝博物馆十分好奇,通过视频见到了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和古代人们生活的微景观。
打开学生眼界,了解和观察没有见过的风筝
观察发现五分钟
观察发现:
1出示参观指导一,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
2出示参观指导二,与学生一起分析风筝的种类。
3出示参观欣赏三,与学生聊聊风筝的用色特点。
学生通过教师介绍风筝的构造及造型和色彩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为下一步的作业打基础
三分钟
教师归纳总结风筝的造型、种类及色彩。
课堂小结
2分钟
学生可以在画好的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心愿或希望,到操场上放飞风筝,放飞梦想!
布置作业
1分钟
学生手绘风筝:
出示当堂训练,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绘制风筝,并到户外进行放飞。
十五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在空白风筝上绘制图案并写上自己的愿望!
课外拓展十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放飞风筝
板书设计
风筝的造型特点:1鸟形风筝2虫形风筝3水族风筝4人形风筝5文字风筝6器形风筝7几何图形风筝
风筝的种类: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直串风筝
风筝的用色特点:鲜艳亮丽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各个环节连接的还是比较顺畅,风筝的造型各异,我鼓励学生发散创意思维,不必将造型局限在蝴蝶、老鹰等身上。同时图案的设计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基础,基本能够对称均衡地临摹或再创造装饰纹样。
最满意的是学生的拓展环节,将绘制好的风筝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进行放飞,孩子们的心里特别激动。看着自己的作品飞上蓝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鼓励,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课后同学们将风筝挂在家中,能够继续体会其独立的审美功能。
本节课最遗憾的是没有介绍风筝的制作,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让学生欣赏竹条和纸做风筝的过程,了解风筝的由来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