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生物模拟冲刺金卷
2010年的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纵观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能体会到历年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智慧。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情况,对下年高考复习和命题趋势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现根据2011年新课标及2010年高考情况谈谈2011年的高考。
高考生物试题命题原则是:立足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来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点的覆盖面不一定广,但某一点的知识会很细、全。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领会要透,不能一知半解,学会分析,要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没见过的生物学问题。同时实验试题仍是考查考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实验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此类试题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没有脱离教材的实际,又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结果的处理与表达能力。
2010年全国新课标试题主要涉及这些知识点:
必修1:细胞结构功能、细胞器结构功能、物质结构功能、细胞增殖、质壁分离、呼吸作用,物质鉴别
必修2:遗传规律及变式(9:3:4)、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和生物与环境间关系)
必修3:稳态与环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生长素作用)、动物神经调节(电位变化)、免疫
选修3:植物组织培养
因为我们省今年是第一次用新教材,按新课标上课,且分值是90分(以往是72分),笔者认为新增加的分值主要是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学生更应该立足基础知识,试题的难度应该不会很大,且试卷题型和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变化不是很大,在整个理综试卷中生物得分率应该会比其它两学科高。据此笔者出了一份模拟高考试卷,希望对高考有参考价值。
一选择题(每题6分 共36分)
1.近期,一种可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1”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NDM—1”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和内质网上
C.“NDM—1”在细胞分裂前先进行DNA复制
D.“NDM—1”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且不影响细胞活性
【说明】该题考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类型,、物质组成及功能、染色体组成、细胞器结构功能、酶的作用、细胞增殖等内容。属于考纲基础识记理解层次的知识。
【答案】C
2.“桃花米”是我国稀有水稻品种之一,曾经盛产于陕西千阳县千河两旁。“桃花米”属于籼米,因碾出的米粒包有一层“红衣”而得名,用它做的稀饭,汤呈桃红色,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营养极为丰富。20世纪前半叶,桃花米子当地种植规模还是很打的,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气候和人为因素,种植规模开始萎缩,到21世纪,桃花米在千阳县几乎绝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桃花米”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子细胞内含量很少,但不可缺少
B.“桃花米”中呈红色的色素最可能存在于液泡中
C.可对“桃花米”进行异地保护,如建立专门的繁育中心
D.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存留的“桃花米”种子进行繁育
【说明】该题考查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组成细胞元素、细胞器、选修3中植物细胞工程和必修2中生物保护知识
【答案】A
3.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惶失措,争相走避,这时人体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D
①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②心跳、呼吸频率加强 ③高级神经中枢高度兴奋 ④机体耗氧量增加.
A.只有一项正确 B. 只有二项正确
C.只有三项正确 D.有四项正确
【说明】该题考查了必修3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属于考纲理解运用层次。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答案】D
4.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
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右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
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
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
D.三个都是打开的
【说明】该题考查必修2基因及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属于考纲理解识记层次。
【答案】B
5.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说明】考查必修1物质鉴别、必修3免疫知识,属于考纲理解运用层次。
【答案】B
6.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③表示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说明】考察必修3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知识,属于考纲理解识记层次。
【答案】A
二.非选题(共54分)
1.(14分,每空1分)I.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在我国广州举行,我国运动键儿勇夺199块金牌为祖国争取荣誉。下表是某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所含乳酸溶液的变化情况。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2)
5
5
5
40
70
90
80
60
40
35
25
23
20
(1)若该运动员在非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是5mg/cm3,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 分钟时已经明显增强,第 分钟时血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与血液中的物质 发生反应,起到缓冲作用,从而维持了血液pH的相对稳定。
(3)与赛前相比,运动员血液中某些激素的含量在比赛中会发生变化,例如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 ,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具有 作用。
(4)呼吸商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怍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O2的分子数之比。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都是糖类,则呼吸商的值为 。
Ⅱ、右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1)图中C点时小麦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
图中E点与C点相比,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产生量 。
(2)据图分析可知,小麦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
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3)若C点和F点小麦叶片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点和F点相比,呼吸强度较强
的是 点。
(4)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速率
1
小麦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a
2
图中E点时刻条件
b
3
玉米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c
4
图中E点时刻条件
d
①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说明:考查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综合运用。这节知识是高考重点,也是难点。
1.(14分,每空1分)I(1)15 30 (2)NaHCO3 (3)升高 升高 抑制(反馈)
(4)1 II(1)线粒体 低 (2)A G (3)F (4)①高温 强光照 ②不能
2.(10分)突触前抑制是指突触前轴突末梢(轴突2)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其突触后神经元(神经元3)呈现抑制性效应。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轴突膜电位变化情况的是
A.a→d B. b→c C.c→b D.d→a
(3)图甲中有 个突触,①所指的结构名称是 ,在③中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和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④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 mV,与A情况相比,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
【说明】考查必修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信息的刺激在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化及信息的传递与传导知识。是考试一个难点,注意审题。
【答案】(1)反射弧 (2) D (3) 2 突触小泡 ④ (4)10 减少
3.(15分)在群体中,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已知紫色企鹅的常染色体上也有一系列决定羽毛颜色的复等位基因:G、gch、gh、g。该基因系列在决定羽毛颜色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羽毛颜色表现型
基因型
深紫色
G
中紫色
gch
浅紫色
gh
白色
g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企鹅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若一只深紫色企鹅和一只浅紫色企鹅交配后,生下的小企鹅羽毛颜色为深紫色:中紫色=1:1.,则两只亲本企鹅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若中紫色雌雄企鹅交配后,后代出现中紫色和白色企鹅,现让子代中的中紫色与浅紫色杂合体交配,请用柱状图表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基因型Gg的个体是深紫色的,研究发现由于臭氧层“空洞”,近年来在紫外线的辐射增强的地区,某些基因型Gg个体的背部也会长出白色羽毛,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细胞在有丝分裂的 期发生了基因中 序列的改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发生 变异。
(5)现有一只浅紫色雄企鹅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企鹅,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企鹅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即可)
(4分)
【说明】考查遗传规律,是高考重点、难点及热点。
【答案】(共15分)
(1)不定向性(或多方向性)(1分) 10(1分)
(2)Ggch(1分) ghgh或ghg (2分)
(3)(3分)
(4)间 碱基序列(核苷酸序列、脱氧核苷酸序列) 片段缺失(每空1分)
(5)选用多只白色雌企鹅与该浅紫色雄企鹅交配(2分)
若后代均为浅紫色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ghgh;若后代出现了白色企鹅,则该浅紫色雄企鹅的基因型为ghg(每项结果1分,共2分)
4.[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仪器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试管动物技术通常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__________,并通过培养发育为_____________后,再经_____________产生后代的技术。
(2)图中过程①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的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_________反应释放出有关的酶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胎移植时,受体应处于适合的生理状况,此时可利用激素对受体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此外,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_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为了确保得到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往往需要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请举出两种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只需写出名称或简要原理)。______________。
(5)人们利用试管动物技术成功培育了转基因动物,,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程序中,基因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转基因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建立的生产生长激素的乳房生物反应器,即:科学家将_____________重组在一起,通过______________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然后,将受精卵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物。
【说明】选修3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胚胎工程是高考选修热点,希望学生在这方面多关注点。
【答案】15分)
(1)成熟和受精(1分) 早期胚胎(1分) 胚胎移植(1分)
(2)体外受精(1分) 获能(1分) 顶体(1分) 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2分)
(3)同期发情(1分 ) 免疫排斥(1分)
(4)DNA分子杂交技术(利用基因探针鉴定),分析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型(2分)
(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分) 生长激素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1分) 显微注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