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7 19: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 邓稼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第 一 单 元

















导入
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
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课前请同学们预习本文,现在谁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
邓稼先(1924—1986)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介绍文体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他们是
同乡
同学
情同手足的
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

元勋( ) 奠基( ) 挚友( )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 )
选聘( ) 无垠( )
殷红( ) 彷徨( )
鲜为人知( ) 锋芒毕露( )
xūn
diàn
zhì
xiè
cuì
pìn
yín
yān
huánɡ
xiǎn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预习检查
jié( )然不同 chóu( )划
yùn( )育 妇rú( )皆知
马革ɡuǒ( )尸 家yù( )户晓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②( )很少有人知道。
③(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④( )每家每户都知道。
⑤(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⑥( )毫无愧疚地接受(名声、荣誉等)。
⑦( )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⑧(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3.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当之无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革裹尸

整体感知
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作者的感情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这些语段都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赞扬、怀念之情。
2.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速读课文,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具体内容。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4、作者为邓稼先领导科研人员独立设计“两弹”获得成功感到骄傲。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1.文章第一局部似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可否去掉?
第一局部从百年屈辱入手写作,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国百年的屈辱,都是因为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力的贫弱和科技落后,被动挨打,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政府强大了。国力增强了。科技是否领先则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而邓稼先正是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保证中国坚强站立起来的人。他的功绩是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来的,所以,第一局部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合作探究
2.第三局部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成绩标明他们同样都在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文章将两人作对比,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示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他忠厚朴实。为人和善,从不引人注目,默默的团结着自身的部下,同事一起进步。其无私纯厚的品格可以征服不顾一切的红卫兵、造反派,可以使自身的团体齐心奋进,他是“中国几千年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作者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当作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拓展延伸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等。
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并能使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会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邓稼先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胸中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将个人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他是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正音、抄词、解词
  2、结合课文后“研讨与练习”进一步熟读课文。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邓稼先,谁还记着作者?
邓稼先在国难面前,克服重重困难,毫不犹豫地以身许国,却鲜为人知,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者!下面让我们继续感悟这一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吧!

合作探究
再读教材,思考:文章在介绍邓稼先时,用了大量文字写中国的近代史,这种写法比较新奇。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为好友立传,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呢。
这是通过对比,突出他的重要贡献。
根据六个部分内容,请大家概括一下本文的写作思路吧!
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3.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儿、奇丈夫!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4.说说“奇丈夫”邓稼先

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着眼大手笔】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永远的丰碑——邓稼先

问题探究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
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
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其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多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敬重之情。

主题归纳

拓展延伸
请你结合邓稼先的事迹与品格,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
示例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示例2:他,一个忠厚平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把一切献给科学、祖国
不计个人名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板书设计
邓稼先
伟大的科学家
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邓稼先带给我们的有思考、有感动。让生命绽放一次灿烂,让思想散发一次光芒,让信念穿透一次时空,邓稼先做到了。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为了灵魂深处的希望,为了不受宰割的中国,邓稼先让生命喷发出绚烂激情。他对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请大家牢记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们“永恒的骄傲”的大漠英雄——邓稼先。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