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作业(解析版)
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盐酸 B. 酚酞
C.石蕊 D.二氧化碳
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4.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
A.乙醇 B.一氧化碳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呈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6.小明想除去卫生间瓷砖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之前,他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
A.汽油 B.食盐水 C.白醋 D.米酒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
适量碳酸钠溶液
B
硫酸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8.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9.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10.下列四种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氨水 B.烧碱 C.浓硫酸 D.浓盐酸
11.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X>Y>Z B.Z>Y>X C.Y>X>Z D.X>Z>Y
12.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14.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氯化钠 C.浓盐酸 D.烧碱
1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16.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17.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
(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
19.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故B正确;
C、将食盐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食盐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蝴蝶兰花的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
2.D
【解析】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不正确;
B、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红,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
C、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蓝,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两个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故选D。
3.B
【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A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故B正确;
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C错误;
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4.D
【解析】
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与当心有毒警示标识不相符,错误;B、该图是节约用水标志,与浓硫酸不相符,错误;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禁止吸烟警示标识不相符,错误;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与腐蚀物品警示标识相符,正确。故选D。
5.C
【解析】
A、打印墨水的pH为7.5-9.0,大于7,说明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打印墨水的pH为7.5-9.0,大于7,说明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打印纸的pH为4.5-6.5,小于7,说明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D、打印纸的pH为4.5-6.5,小于7,说明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
6.C
【解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是一种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反应而逐渐溶解,工业上常利用这一反应来除锈.
7.B
【解析】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B、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C、氯化钾易溶于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钾,蒸发结晶得氯化钾固体;D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选B
8.A
【解析】
根据石蕊的显色规律判断,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观察选项,故选A。
9.A
【解析】
由题意,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解答本题可采用带入验证法,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A、盐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X可能是盐酸,故选项正确。B、CO不能与碱反应,故选项错误。C、NaOH不能与碱反应,故选项错误。D、氧化钙不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错误。
10.C
【解析】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而使质量减小,故A错误;
B、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钠,从而使固体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质量会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从而溶液的质量减少,也未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11.A
【解析】
由题意可知,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了Y排在Z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所以A正确。故选A。
12.D
【解析】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它们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A、醋酸属酸,含有氢离子,正确;B、酸能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白醋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白醋与纯碱发生的反应不属中和反应,错误。故选D。
13.B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根据反应中Zn与Ag质量关系为65:216,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增大,Cu(NO3)2+ Zn==Zn(NO3)2+ Cu,根据反应中Zn与Cu质量关系为65:64,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减少,而充分反应后过滤,固体质量不变,仍然为m克,说明这2个都一定发生,但第二个反应是否发生完全,就无法判断,A、因为Cu(NO3)2溶液可能过量,故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正确,B、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含有AgNO3,故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C、因为锌可能过量,故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D、因为一定发生了2个反应,故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即银和铜一定存在,锌可能存在),正确,故选D
14.C
【解析】
浓硫酸和烧碱都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质量变大,氯化钠质量基本不变, 浓盐酸 具有挥发性,所以其质量会减少。故选C.
15.B
【解析】
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固体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杂质)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发生潮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16.C
【解析】
根据碱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以及pH减小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KOH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趋向于7,故选C。
17.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成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
【解析】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溶解 ,形成黄色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 +6HCl=2FeCl3 + 3H2O 。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形成浅绿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2HCl=FeCl2 + H2↑。
18. HCl 吸水性 氢离子
【解析】(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所以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19.(1)HCl(无色的酸性溶液都可以) (2)NaOH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根据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无色酸性溶液;(2)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为无色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 是酚酞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