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3.2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01
新课讲解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3.氧气不易溶于水;
4.氧的三态变化:
例1.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也可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例2.为方便运输和使用,很多气体都用钢瓶储存,为了方便识别,不同气体的钢瓶漆成不同的颜色。装有氧气的钢瓶会漆成(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
通关训练
A
B
例3.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最高
例4.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通关训练
C
C
氧气的化学性质
02
新课讲解
实验1: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取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里,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硫粉
燃烧 空气 氧气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新课讲解
实验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点燃末端火柴杆,即将燃尽时,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的水。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丝燃烧 空气 氧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新课讲解
实验3:木炭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木炭燃烧 空气 氧气
红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新课讲解
实验4:蜡烛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蜡烛燃烧 空气 氧气
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分三层,有少量白烟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焰颜色呈白色,并产生白雾,没有黑烟产生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例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硫
通关训练
B
D
通关训练
例3.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它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例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D
氧气的用途
03
新课讲解
1.用途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焊接或切割金属——炼钢。
2.氧气的“功”与“过”
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过:铁生锈、食物腐败。
通关训练
例1.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救治病人 B.登山和潜水 C.用作燃料 D.炼钢
例2.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 )
A.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供给宇航员呼吸
C.保护发动机 D.作燃料
例3.以下内容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登山、潜水、医疗上供人呼吸 B.支持火箭中的燃料迅速燃烧
C.炼钢中保证钢的质量 D.钢铁锈蚀,食物腐烂
C
A
D
物质的简单分类
04
新课讲解
1.混合物
(1)组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组成不固定。如:空气、矿泉水、泥沙、糖水等。
(2)性质:无固定的性质,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纯净物
(1)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如:氧气、氮气、氢气、蒸馏水等。
(2)性质:有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通关训练
例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雨水 D.自来水
例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食盐水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75%的医药酒精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