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8 10: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C.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D.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
【答案】B
【解析】A.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但它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B.亚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广布,东部和南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故B正确;C.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死海,故C错误;D.亚洲地势中高周低,所以大河呈放射状分流,但是亚洲也有许多内流河,如我国的塔里木河,故D错误;故选择B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两题。

2.①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乌拉尔山 B.阿尔卑斯山 C.阿尔泰山 D.喜马拉雅山
3.甲洲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拥有世界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B.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地形以平原为主
【答案】2.A 3.B
【解析】2.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乙是欧洲,以上四座山脉中,乌拉尔山脉是在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上,故选A。
3.读图可知:甲是亚洲,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不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很大,故选B。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D 5.A
【解析】4.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位于亚洲的南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②地属于高原山区由于空气稀薄,人口稀少,③地较为干旱,④地为寒冷的极地,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生存;根据题意选D。
5.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学生应主要结合地形、气候掌握人口的分布特点,亚洲的气候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下图,回答下列三题。

6.关于亚洲及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B.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和经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7.ABCD四地气候类型组合正确的是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温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8.亚洲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大的湖泊、陆地最低点分别是
A.里海? 死海? 贝加尔湖 B.贝加尔湖? 里海?? 死海
C.贝加尔湖? 黑海? 死海 D.里海? 死海 ?贝加尔湖
【答案】6.C 7.C 8.B
【解析】6.关于亚洲及欧洲的叙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故选C。
7.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是位于地中海周围的地中海气候,C是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
8.亚洲有许多特色的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大的湖泊、陆地最低点分别是贝加尔湖、里海和死海,故选B。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下列三题。

9.图中①为甲、乙两大洲的界线,另一个属于两洲界线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10.关于甲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地势起伏很大,长河众多
C.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D.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11.图中③海上航线所经海域中冬季降水较多的是
A.阿拉伯海 B.红海 C.地中海 D.孟加拉湾
【答案】9.A 10.B 11.C
【解析】9.图中①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故选A。
10.读图可知,甲大洲是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该大洲地势起伏很大,长河众多;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最广。所以正确的是B。
11.读图可知,图中③海上航线所经海域主要有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所以选C。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三题。

1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甲----黄土高原 B.乙----阿拉伯高原 C.丙----青藏高原 D.丁----大西洋
13.此图反映亚洲地势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东西低,南北高
C.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四周高,中部低
14.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
A.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一般自西向东流
【答案】12.C 13.C 14.A
【解析】1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伊拉克的农业区,位于西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的交界处,甲是西亚的阿拉伯高原,乙是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丙是亚洲最高的青藏平原,丁是太平洋。
13.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呈辐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海洋。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并深深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5.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其中最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6.亚洲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易发生旱涝灾害,其频繁多发的地区主要是
A.亚洲东部和西部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亚洲中部和南部 D.亚洲东部和北部
17.生活在东南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这反映了当地
A.以游牧为主 B.气候湿热 C.气候寒冷 D.气候干旱
【答案】15.D 16.B 17.B
【解析】15.亚洲的最南部位于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16.根据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亚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夏季高温多雨,旱雨季明显,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易发生旱涝灾害,所以选B。
17.聚居在长屋里的达雅克人,是生活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稠密,为了抵御毒虫、猛兽,当地的达雅克人聚居的常屋,人住在上层,牲口和杂物放在下层。适应了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读材料完成第下面三题.
18.上述歌曲所描写的大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 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19.“山是高昂的头”中最高的“头”是指
A.乞力马扎罗山 ? B.珠穆朗玛峰 ? C.勃朗峰 ? D.乔戈里峰
20.亚洲没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极地气候
【答案】18.C 19.B 20.B
【解析】18.由材料可知,上述歌曲描述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该大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陆地相连,故选C。
19.歌曲中“山是高昂的头”中最高的“头”是指亚洲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该山峰海拔超过8848米,故选B。
20.亚洲由于东、南、北濒临海洋,只有西部没有濒临海洋,不能受到 西风的影响,没有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极地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故选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1.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___________带。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______洲陆地相连,东北以④___________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北临C__________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呈_____状向四周流,由此可以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______。
【答案】东 南 北温 欧 白令 北冰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解析】
(1)读图可知:亚洲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处北温带。
(2)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欧洲陆地相连,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东北以④白令海峡海峡与北美洲为界;北临C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3)河流流向反映地势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由此可以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
22.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3)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下列 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4)图中甲地为 高原,乙地位于亚洲六大分区中的 ,丙是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下图反映丁地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答案】(1)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接壤
(2)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理由: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3)温带大陆性 C
(4)中西伯利亚 东亚 青藏 a
【解析】
(1)读图可知:读图可知,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因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3)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列C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4)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为中西伯利亚高原,乙地位于亚洲六大分区中东亚,丙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下图反映丁地西亚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a图中有骆驼)。
23.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2)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其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的是 ,(填序号)注入 (填名称);流经国家最多河流是 (填序号)。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气候区却没有 气候 ,亚洲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4)图中有三条特殊的纬线,其中Ⅱ是 。
(5)白令海峡是__________的分界线。
(6)下列不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答案】(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⑦ 东海 ② (3)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4)北回归线 (5)亚洲和北美洲 (6)C
【解析】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其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的是⑦代表的长江,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河流是②表示的湄公河。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气候区却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图中有三条特殊的纬线,其中Ⅱ的名称和纬度分别是北回归线,纬度度数是23.5°N。 (5)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6)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24.读亚欧图回答问题:

(1)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五带之一)。
(2)亚洲主要的山脉:H_______________山脉。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F是______________;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M是_____________。
(4)①②两条河注入A_______洋,③④两条河注入D_______洋,⑤⑥⑦三条河注入B_______洋。可见亚洲河流呈________状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温带 喜马拉雅山脉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放射状 中间高、四周低
【解析】
(1)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图中可知,判断依据: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2)从图中可知,H是世界最高大是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脉。
(3)从图中可知,F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即苏伊士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M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即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
(4))亚洲东临的太平洋,南临的是印度洋,北临的是北冰洋。A是①②两条河自西向东注入的太平洋,D是③④两条河注入的印度洋,B是⑤⑥⑦三条河注入的北冰洋。可见亚洲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围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25.读亚洲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
(2)读亚洲气候图,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3)导致D、C、F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导致B、F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形成A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4)请分析说明D气候对①地区农业产生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答案】(1)C
(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3)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4)有利影响:水热条件充足;不利条件:降水分配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
(1)由图可知,A是高原山地气候,B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F是温带季风气候。
(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3)导致D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F温带季风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气温差异大;导致B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F沿海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导致降水差异很大;形成A高原山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4)图中D是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有利影响是水热条件充足;不利条件是,降水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26.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的气候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小芳的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失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代号及名称)。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 ℃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小伟的疑问: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小伟发现②、⑤两地洪涝的多发季节不同,你知道两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吗?
(4)①④⑥地区气候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5)下列表示②地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 )

(6)小华的收集:下面是小华收集到的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经济的差异 B.宗教信仰的差异 C.气温的差异 D.降水的差异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形因素
(3)②处是冬季,⑤处是夏季
(4)全年高温 ④
(5)B
(6)C
【解析】
(1)受海陆位置、地形、纬度的影响,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但缺失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⑧表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即青藏高原,同纬度的⑦相比气温低,是受地形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3)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⑤是位于35°N—50°N亚洲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所以两地的两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不一样,②是冬季,⑤是夏季。
(4)①是位于中东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位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⑥是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共同特征是都是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④。
(5)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从图中可知,故B符合题意。
(6)欧洲西临的是大西洋,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从西向东逐渐递减,传统民居的墙越来越厚,故C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