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过山车”
课题
我们的“过山车”
单元
物体的运动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科学概念目标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目标解读
先通过观察过山车图片聚焦过山车的运动,再熟悉现有材料并明确设计要求,最后设计、制作和评价自己小组的“过山车”。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完成指定的任务。
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目标解读
在建造“过山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提高交流和评价能力,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体会“做”和“思”成功和乐趣。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重点
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难点
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过山车》,提出问题:说说这是什么游乐设施?课件展示:师简介过山车。
激趣导入
新知探究
聚焦: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
利用所学说说它们是哪种运动形式 ?
利用所学判断过山车的运动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
探索一: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学运动的快慢。
课件出示:
一、建造塑料积木轨道
制作材料:塑料积木、底板
制作过程:
1、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直线轨道。
2、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曲线轨道。
二、建造泡沫保温管轨道
制作材料:铁架台、泡沫保温管、剪刀
制作过程:
1、将泡沫保温管用剪刀剪开。
2、用铁架台的试管夹将泡沫保温管连接起来,并调整高度。
3、根据需要设计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
探索二: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
课件出示:
1、如果轨道距离太短将难以测量运动的时间。轨道也不宜过长,不然需要的材料过多,搭建起来用时也会较长。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轨道的长度?
可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
师:用硬质的直尺可以测量轨道的长度吗?为什么?
师小结:不可以。由于”过山车“存在曲线轨道,因此用硬质的直尺测量不准确。
课件分别出示“过山车的设计要求”2、3、4、5
设计要求2播放微视频《实验告诉你什么是惯性》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惯性,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探索三:小实践
课件分别出示:1设计
2、制作
在制作“过山车”之前的设计图纸阶段是很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符合科学规律才能设计成功作品。制作的过程不要随意更改之前的设计图。
3、评价
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可参考以下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长度是否达标。
2、是否同时具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是否有变化。
4、“过山车”是否稳固。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索一、探索二为探索三小实践打下基础。依据探索一、探索二完成探索三设计→制作→评价。
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拓展延伸
过山车的历史
1、萌芽阶段:过山车的最早雏形,源自十五世纪的俄罗斯滑梯,一开始是在冬天的时候用水凝结成结冰的轨道,后来逐渐使用木质的轨道
2、早期阶段:到了1827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段废弃的矿山铁轨,有人受俄罗斯滑梯的启发,利用废弃的铁轨用于娱乐 。
3、诞生阶段:1872年,美国纽约的康尼乐园,商人汤姆森,正式把俄罗斯滑梯和重力铁轨的方案用于公园娱乐经营。经过市场的检验,在1989年,同样在康尼乐园,普雷斯科特,第一次发明了翻筋斗设计。
4、成熟阶段:1959年,美国加州迪士尼,第一次使用管状钢轨设计。1972年,钢轨设计过山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国王乐园技术完全成熟。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应用所学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板书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课件26张PPT。1.7我们的“过山车”教科版 三年级下导入新课说说这是什么游乐设施过山车 过山车,又称为云霄飞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和主题乐园中,由美国发明家和商人库斯·阿德纳·汤普森(LaMarcus Adna Thompson) 发明。重力之父:库斯·阿德纳·汤普森新知讲解 一个基本的过山车构造中,包含了爬升、滑落、倒转(儿童过山车没有倒转),其轨道的设计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回圈,也可以设计为车体在轨道上的运动方式来回移动。新知探究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 聚焦直线运动快速旋转的过山车 直线爬坡弯道快速行驶的过山车高处下来之后,慢慢减速的过山车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利用所学说说它们是哪种运动形式 ? 新知探究探索一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一、建造塑料积木轨道制作材料:塑料积木、底板制作过程:
1、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直线轨道。
2、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曲线轨道。 将积木用力压在底板上,两块积木的连接处要压平。要点提示新知探究探索一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二、建造泡沫保温管轨道制作材料:铁架台、泡沫保温管、剪刀制作过程:
1、将泡沫保温管用剪刀剪开。
2、用铁架台的试管夹将泡沫保温管连接起来,并调整高度。
3、根据需要设计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 相接的泡沫保温管处不要有漏缝,可以用透明胶带在底部粘连,或将相接的泡沫保温管叠在一起。要点提示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新知探究探索二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如果轨道距离太短将难以测量运动的时间。轨道也不宜过长,不然需要的材料过多,搭建起来用时也会较长。新知探究探索二可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如何测量轨道的长度?用硬质的直尺可以测量轨道的长度吗?为什么? 不可以。由于”过山车“存在曲线轨道,因此用硬质的直尺测量不准确。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新知探究探索二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活动的具体问题中,直线轨道有利于“过山车”的加速,而曲线轨道通过减缓速度使”过山车“平稳运行。直线惯性加速曲线缓冲减速惯性科学词汇实验告诉你什么是惯性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新知探究探索二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让轨道上的小球可凭借重力和惯性而运动,更符合真正的过山车情况。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新知探究探索二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中途不能停止轨道中间不宜断开,全程完整通畅。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新知探究探索二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关注轨道连接的同时也要关注承载”过山车“的基础设施。豆腐渣工程小实践新知探究探索三设计 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要有起点和终点,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塑料轨道泡沫轨道小实践新知探究探索三制作 在制作“过山车”之前的设计图纸阶段是很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符合科学规律才能设计成功作品。制作的过程不要随意更改之前的设计图。小实践新知探究探索三评价 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1、长度是否达标。
2、是否同时具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是否有变化。
4、“过山车”是否稳固。 在“过山车”的拼搭过程中,可以边拼搭边测试,对于测试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调式,确保“过山车”顺利运行。拓展延伸过山车的历史 1、萌芽阶段:过山车的最早雏形,源自十五世纪的俄罗斯滑梯,一开始是在冬天的时候用水凝结成结冰的轨道,后来逐渐使用木质的轨道 拓展延伸过山车的历史2、早期阶段:到了1827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段废弃的矿山铁轨,有人受俄罗斯滑梯的启发,利用废弃的铁轨用于娱乐 。拓展延伸过山车的历史3、诞生阶段:1872年,美国纽约的康尼乐园,商人汤姆森,正式把俄罗斯滑梯和重力铁轨的方案用于公园娱乐经营。经过市场的检验,在1989年,同样在康尼乐园,普雷斯科特,第一次发明了翻筋斗设计。拓展延伸过山车的历史4、成熟阶段:1959年,美国加州迪士尼,第一次使用管状钢轨设计。1972年,钢轨设计过山车在美国俄亥俄州国王乐园技术完全成熟。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1、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越高越好。2、设计与制作是两种事情,制作的过程可以随意改变原设计图。( )一、判断对错( )解析: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高度还要考虑不能脱轨。 课堂练习1、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不正确的描述是( )。二、选一选A、蹦床上的人以做直线运动为主B、“海盗船”做摆动的曲线运动C、“激流勇进”的小船只做直线运动C2、“过山车”的制作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注意起点要低,终点要在高处 B、中间的连接处要紧密平滑
C、积木要结实牢固地压在底板上A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我们的”过山车”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1.7我们的“过山车”
一、填空题1、我们的“过山车”,让小球运动的方法是利用( )进行加速;通过( )控制小球的运动方向。
2、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调整( )。
3、为了使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得更稳定,我们可以增加( )。
二、判断题。1、小球通过斜坡后速度变慢。 ( )
2、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越高越好。( )
3、我们的“过山车”运动到一半停止了,我们可以用推一下让它继续运动。( )
4、我们的“过山车”在终点之前冲出轨道是非常刺激的事情。( )
三、选择题。1、我们的“过山车”轨道设计中的曲线轨道有助于“过山车”( )。
A.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B. 运动得更快 C. 运动得更慢
2、下列工具不能测量轨道长度的是( )。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3、下列材料不适合做“过山车”轨道的是( )。
A. 木块 B.U型槽 C、塑料瓶
4、关于我们做的“过山车”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轨道总长应在2米以上 B.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的坡度不能变化
四、实验操作
1、在组装轨道的时候,怎样做能使我们的轨道更稳固?
2、请指出图中各部件的作用。
五、综合应用
在科学课上,小明根据设计图纸和材料制作了“过山车”,你认为应该通过哪些方面去评价他的“过山车”?
1.7我们的“过山车”
答案及解析
一.
1、斜面 轨道 2、斜面坡度
3、曲线轨道的长度
解析:增加曲线轨道的长度有篮球减缓“过山车”的车速,防止“过山车”冲出轨道。
二.
1、× 2、× 解析: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高度还要考虑不能脱轨。
3、× 解析:设计的要求是小球滚完全部轨道,不能用手推。
4、× 解析:设计的要求是不能脱轨,所以脱轨是不正确的。
三.
1、C 解析:直线轨道有利于“过山车”的加速,而曲线轨道通过减缓速度使“过山车”平稳运行。
2、C 解析:由于“过山车”存在曲线轨道,因此用硬质的直尺不准确。
3、A 4、C
四、
1、在轨道衔接处用积木固定,增加支柱数量。
2、①号部件能起到缓冲和转向的作用;②号部件能起到加速的作用;③号部件能起到固定的作用。
五、
1、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