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2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
2.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6
4
4
1
2
4
2
0
4
6
4
64÷4=
复习旧知
16
二、探索新知
一共有256张照片。
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
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256÷2=
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
256÷2=
2
2
5
6
1
2
商应该是
位数,1写在百位上。
3
5
2
4
1
6
8
1
6
0
你能接着除下去吗?
128
验算一下,上面的计算正确吗?
验算:
1
2
8
×
2
2
5
6
1
达标检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38
9×(
)<70
5×(
)<42
7×(
)<60
6×(
)<39
9
7
8
8
6
2.列竖式计算。
7
2
6
6
1
6
2
2
1
2
0
726÷6=
426÷3=
876÷6=
1
6
6
1
121
4
2
6
3
1
3
2
4
1
2
0
1
6
6
2
142
8
7
6
6
1
6
7
4
2
4
0
2
6
3
6
6
3
146
3.育新小学共有学生834名,现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博物馆。要求分6批进入博物馆。每批有多少名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
834÷6=139(名)
答:每批有139名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1.先计算,再验算。
4
3
2
2
5
2
2
3
8
5
7
5
6
3
5
4
2
4
3
1
2
1
2
6
1
2
0
1
3
2
2
7
1
2
1
2
4
1
2
0
1
5
3
5
7
3
5
7
1
5
2
1
4
2
3
5
2
0
3
5
8
3
2
3
2.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一共花去620元。一副球拍多少钱?
620÷5=124(元)
答:一副球拍124元。
四、课堂小结
一位数除三位数(1)
2
2
5
6
1
2
5
2
4
1
6
8
1
6
0
256÷2=128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本节课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同时,启发学生通过同桌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并通过计算方法的展示和介绍,让学生理清计算256÷2的基本策略,体会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就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不仅对发言者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励。(共15张PPT)
第1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
2
笔算除法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竖式的写法。
3.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竖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植树节快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种树。
二、探索新知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42÷2=
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应该怎样列式呢?
2÷2
=
1
40÷2
=
20
20+1
=
21
怎样笔算呢?
42÷2=
4
4
2
4
2
2
2
1
2
0
40中有2个二十
分掉4个十
2
2中有2个一
-
-
还剩2个一
分掉2个一
没有剩余
0
21
52÷2=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5
2
5
0
26
2
6
4
2
1
1
2
2
2乘2个十
5个十减4个十
2
剩下的1个十
和2个一合起
来是12
2乘6个一
计算正确吗?
平均每班种26棵,2个班种的是不是52棵呢?
2
6
×
2
5
2
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1.填空。
(1)4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4)植树节是(
)月(
)日。
达标检测
4
5
3
8
54
3
12
2.计算。
6
3
3
2
6
3
1
3
0
4
6
2
2
4
6
3
6
0
7
8
6
1
6
8
3
1
8
0
8
5
5
1
5
5
7
3
5
0
1
3
3.学校买了3个同样的篮球,付给售货员100元,找回13元。每个篮球多少钱?
100-13=87(元)
87÷3=29(元)
答:每个篮球29元。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9
6
3
6
8
2
4
8
4
9
2
4
7
8
2
5
1
3
3
9
6
2
6
0
3
6
8
4
8
0
1
4
8
8
0
2
8
1
2
3
1
2
0
3
6
1
8
1
8
0
1
9
3
2
1
2
1
0
2
7
四、课堂小结
一位数除两位数
42÷2=21
52÷2=26
4
2
2
2
4
2
1
2
0
5
2
2
2
4
2
6
1
2
0
1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中,我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计算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内容,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门让平时掌握知识比较慢的,或者计算比较容易出错的学生板演,及时地纠正了他们的错误。(共12张PPT)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练习课(4-5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用乘法验算。
2.能用笔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习重点
1.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1: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1.
2
6
0
9
3
9
0
2
8
0
4
1
4
0
2.
2
4
0
1
8
6
0
1
6
1
3
0
2
8
6
2
2
4
3.列竖式计算
(1)408÷4=
(2)612÷3=
4
0
8
4
1
4
0
8
0
8
2
102
204
6
1
2
3
2
6
0
1
4
2
1
2
0
知识点2: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7天传递了840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840÷7=120(千米)
答:平均每天传递120千米。
2.有520把椅子,分4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
520÷4=130(把)
答:平均每次运130把。
巩固提高
1.
一共有643盆花,能摆出5个同样的蝴蝶图案。
摆每个蝴蝶图案需要多少盆花,还剩几盆?
643÷5=128(盆)……3(盆)
答:摆每个蝴蝶图案需要128盆花,还剩3盆。
2.一道除法算式中,商和余数都是3,除数正好是余数的3倍,被除数是(
)
30
3.
1
1
9
1
3
3
9
1
8
2
2
5
4
2
2
6
2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及验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获得经验,这样比教师讲述记忆起来要深刻得多。(共23张PPT)
第7课时
用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78÷8≈
451÷5≈
324÷8≈
239÷6≈
估算
10
90
40
40
二、探索新知
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
今天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要解决能不能装下。
“够装”是什么意思?
“够装”的意思,就是看看能否全装下。
分析与解答
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知道18个纸箱能不能装下,所以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
需要精确计算吗?为什么?
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20箱只能装160个,肯定装不下。
18≈20
20×8=160(个)
160<182
不够装
还可以怎样解答?
182≈180
180÷8>20
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回顾与反思
他们的分析有道理吗?
都有道理,方法一是求18个纸箱大约装的数量,方法二是求大约需要多少个纸箱,就是求大约需要几份。虽然他们的想法不同,但他们都是用估算的方法,简单而快速地解决了问题。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的下?
请你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182÷8=
1
8
2
8
1
2
1
6
6
2
2
6
2
22
……
6
(个)
(个)
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
22+1=23(个)
达标检测
1.
选一选。
(1)一篇短文有8行,一共有243个字,这篇短文平均每行大约有(
)个字。
A.20
B.30
C.40
(2)一片树林共有265棵树,共9排,平均每排大约有(
)棵树。
A.20
B.25
C.30
B
C
2.
185人的旅游团到宾馆住宿,每4人一间,要多少间才够住?
185≈200
200÷4=50
185÷4≈50(间)
答:要50间才够住。
3.
学校新买了274套课外阅读书,要分发给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分90本够吗?
274≈270
270÷3=90(本)
274>270
274÷3>90
答:每个年级分90本够。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1.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128÷6≈
20
120
答: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20倍。
(2)比目鱼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64÷6≈
10
60
答:比目鱼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10倍。
2.
哪个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256÷3<90
一年级:
270
345÷4<90
二年级:
360
478÷5>90
三年级:
450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3.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1吨=1000千克
7+8+9=24
(箱)
25×24=600(千克)
600千克<1000千克
答:可以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
四、课堂小结
估算除法
182≈180
180÷8>20
不够装
18≈20
20×8=160(个)
160<182
不够装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算策略,掌握除法估算技能。
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共17张PPT)
第4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
学习目标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掌握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及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口算下列各题
4×0=
500×0=
0×73=
0
0
0
209×0=
0×0=
0×1=
0
0
0
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乘积都是0。
0乘任何数都得0。
想一想: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都得
。
二、探索新知
0÷5=
哪个数和5相乘得0?
0和5相乘得0。
0÷2=
0
0÷8=
0
0
0
(1)小明买了2
套中国古典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
208÷2=
2
0
8
2
0
1
2
0
8
8
0
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
十位上的0除以2,不够商1,写0占位。
0
0
4
2
0
8
2
1
2
8
8
0
0
4
简便写法
104
(2)小红买了2
套世界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
216÷2=
2
1
6
2
1
2
0
1
1
6
0
0
1
8
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
写0占位
6
2
1
6
2
1
2
1
1
6
0
0
8
6
简便写法:
108
1
1
6
0
6
达标检测
1.笔算下面各题。
4
0
8
4
1
4
8
0
8
0
(1)408÷4=
(2)735÷7=
2
102
7
3
5
7
1
7
3
0
3
5
0
5
105
5
2.判断。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几个0。(
)
×
×
3.
618÷3=206(节)
答:三年级一共回收了206节旧电池。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1.
0÷3=
0÷4=
0÷7=
0
0
0
2.
4
0
2
2
6
0
9
3
6
1
5
3
6
2
4
6
2
4
0
2
1
2
0
2
6
0
3
9
9
0
2
6
1
0
5
5
1
5
0
1
6
2
0
4
4
2
4
0
3.
606÷2=303(元)
828÷4=207(元)
303
–
207=96(元)
答:每把藤椅比每把餐椅贵96元钱。
四、课堂小结
2
0
8
2
1
2
8
8
0
0
4
2
1
6
2
1
2
1
1
6
0
0
8
6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商中间有0的两种情况。一是当除到被除数的中间那一位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为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二是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商0占位。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共18张PPT)
第6课时
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进一步了解估算的用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
多种方法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6÷6≈
17÷5≈
59÷7≈
8
3
4
想一想什么数与除数相乘最
接近被除数,商就是几。
二、探索新知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你们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要解决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大约”是什么意思?
分析与解答
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但也要与准确的钱数
比较接近,这才合理。
267元接近300元。
267÷3≈
300
100(元)
267元接近270元。
267÷3≈
270
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回顾与反思
两位同学的解答合
理吗?为什么?
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少。因为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比270元少;如果是270元,平均分成3份,每天是90元,不到270元,分成3份,每份就不到90元了。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比80元呢?
肯定比80元多。因为如果是每天80元,3天只需要240元,现在3天花费了267元,比240元多,所以每天就比80元多了。
达标检测
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467≈
(2)269≈
(3)183≈
(4)207≈
500
300
200
200
2.小熊面包房烤了238个面包。
(1)如果每3个面包装一袋,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2)如果每4个面包装一袋,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238≈240
238÷3≈80(袋)
238≈240
238÷4≈60(袋)
3.三年级同学参加义务劳动,有275名同学,每7名同学分成一组,大约可以分成多少组?
275≈280
275÷7≈40(组)
答:大约可以分成40组。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1.平均每筐大约装几十个?
255≈240
255÷4≈60(个)
2.每件T恤衫大约多少钱?
148≈150
148÷3≈50(元)
答:每件T恤衫大约50元。
四、课堂小结
估算除法
267÷3≈
300
100(元)
方法一:
267÷3≈
270
90(元)
方法二: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算策略,掌握除法估算技能。
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共19张PPT)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练习课(1-3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用笔算方法求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的商。
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知识点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
6
9
3
2
6
9
3
9
0
改正
6
8
4
1
4
8
7
2
8
0
2
改正
×
2.列竖式计算
(1)56÷4=
(2)84÷4=
5
6
4
1
4
6
4
1
6
0
1
14
8
4
4
2
8
4
1
4
0
21
知识点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及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计算。
417÷3=
925÷5=
332÷4=
264÷6=
1
3
9
×
3
4
1
7
验算:
1
8
5
×
5
9
2
5
验算:
4
1
7
3
1
3
2
9
7
3
1
1
9
2
7
0
9
2
5
5
5
2
4
8
2
1
4
0
5
5
2
5
0
8
3
×
4
3
3
2
验算:
4
4
×
6
2
6
4
验算:
3
3
2
4
3
2
3
8
1
1
2
0
2
2
6
4
6
2
4
2
4
4
2
4
4
0
2.四年级有学生248人,每2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248÷2=124(张)
答:一共需要124张课桌。
知识点3:一位数除三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1.
2
5
7
5
1
8
3
4
5
2
5
7
1
5
2
5
1
×
5
2
5
5
+
2
2
5
7
验算:
4
1
6
2
3
5
2
0
3
4
5
×
4
1
8
0
+
3
1
8
3
验算:
8
0
4
6
3
1
7
2
1
6
2
0
3
1
8
2
4
4
2
4
0
1
3
4
×
6
8
0
4
验算:
1
2
1
1
5
1
0
1
7
8
1
6
1
1
5
8
×
2
3
1
6
+
1
3
1
7
验算:
2.
÷8=25……
,当
最大时,被除数
等于(
)。
207
3.学校买来278本书,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最多能分到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278÷7=39(本)……5(本)
答:每个班最多能分到39本,还剩5本。
巩固提高
1.(1)291除以3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291÷3=97
278÷5=55……3
576÷6=96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两位数
三位数
三位数
4
24
3
6
6
3
6
0
2
2
2
6
12
4
1
1
4
0
7
6
5
1
3
1
2
2
1
2
0
三位数
两位数
两位数
3
6
4
1
3
0
2
9
1
1
2
48
1
16
6
2
8
2
72
1
18
8
0
8
3.一部8集儿童电视剧播放时间共336分钟,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
336÷8=42(分钟)
答:平均每集播放42分钟。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进一步巩固了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计算体验,总结了规律,获取了不少的计算经验。(共20张PPT)
第3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1.口算比赛
100÷2=
63÷3=
2800÷7=
7200÷9=
200÷5=
84÷2=
50
21
400
800
40
42
2.笔算练习。
5
6
5
5
4
3
5
3
1
5
6
1
5
5
1
3
1
5
0
1
3
1
3
4
1
2
1
5
5
1
5
0
二、探索新知
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256÷6=
……
(页)
(张)
2
5
6
6
2
2个百除以6,
商不够1个百,
怎么办?
1
在十位商。
2
5
6
6
2
4
2
4
1
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
2
4和6相乘等于24,最接近25且小于25,余下的“1”表示1个十。
2
5
6
6
2
4
2
4
1
结合除的过程,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2
6
2
1
2
4
不能忘了余数。
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答:可插满42页,还剩下4张。
2
5
2
2
5
6
+
4
4
2
×
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组讨论
达标检测
1.改错。
3
8
2
1
2
8
4
8
0
3
8
2
1
2
8
9
1
8
0
1
2
4
2
1
2
4
2
0
2
4
2
1
2
4
2
4
0
2.笔算下面各题。
2
1
3
5
2
0
4
1
0
213÷5=
452÷7=
1
3
2
3
42……3
4
5
2
7
4
2
6
2
8
3
4
4
2
64……4
3.选一选。
(1)计算349÷8时,商的首位应写在(
)位上。
A.百
B.十
C.个
(2)计算237÷9时,商是(
)位数。
A.一
B.两
C.三
B
B
(3)
25÷4,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要填(
)。
A.3
B.2
C.4
A
C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并验算。
3
2
7
4
3
0
5
5
8
3
2
7
4
3
1
3
0
5
6
5
0
1
8
1
×
4
3
2
4
+
3
3
2
7
验算:
6
1
×
5
3
0
5
验算:
8
4
8
4
3
5
9
7
2
8
4
4
8
1
3
5
9
5
7
2
1
2
1
2
×
4
8
4
8
验算:
5
1
×
7
3
5
7
+
2
3
5
9
验算:
2
8
0
四、课堂小结
一位数除三位数(2)
2
5
6
6
4
2
4
1
6
2
1
2
4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而不同计算学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不同个体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差异,又必然导致计算方法探索过程的丰富多样。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共15张PPT)
第5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2.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理解商0占位的作用。
学习难点
一、引入新课
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
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二、探索新知
每根短跳绳5元,每根长跳绳8元
(1)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650÷5=
个位虽然不
用再除,但
一定要在商
的个位写0
占位。
650÷5=
5
6
5
0
5
1
3
0
1
5
0
0
0
1
5
0
0除以5等于0,
个位上商0。
6
5
0
5
1
5
1
5
1
5
3
0
0
130
(2)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
245÷8=
(根)
(元)
30
5
2
4
5
8
2
4
3
5
0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写0?
个位不够商1,写0占位,
不然3就不代表3个十了。
(2)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
245÷8=
(根)
(元)
30
5
2
4
5
8
2
4
3
5
0
验算:
3
0
×
8
2
4
0
+
5
2
4
5
想一想
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
在不够除的那一位上商0。
达标检测
1.水果店运进416千克苹果,是运进的梨的质量的4倍,水果店运进多少千克梨?
416÷4=104(千克)
答:水果店运进104千克梨。
2.计算下列各题。
(1)910÷7=
(2)543÷9=
9
1
0
7
1
7
2
1
2
1
0
3
0
130
5
4
3
9
5
4
6
0
3
60……3
3.希望小学的422人分3天去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天去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422÷3=140(人)……2(人)
答:平均每天去140人,还剩2人。
三、巩固提高
做
一
做
7
5
0
5
9
8
0
7
6
3
1
3
8
4
3
6
1
5
2
5
5
2
5
0
0
7
2
8
2
8
0
1
4
0
6
3
3
1
2
1
0
6
2
4
3
1
4
0
2
4
四、课堂小结
商末尾有0的除法
6
5
0
5
1
5
1
5
1
5
3
0
0
2
4
5
8
2
4
3
5
0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探究学习走入课堂,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数学体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