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检测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恨歌》检测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8 19: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恨歌》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 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始是新承恩泽时   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 悄然:寂静无声
B.到此踌躇不能去 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不厌,不够
C.上穷碧落下黄泉 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弃:自我埋没
D.含情凝睇谢君王 谢:道歉
遂叫方士殷勤觅 殷勤:热情而周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玉容寂寞泪阑干    B.可怜光彩生门户
C. 到此踌躇不能去    D. 临别殷勤重寄词
3.下列各项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4.由于字数、音节、平仄所限,古典诗词中语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下列诗句没有语序颠倒现象的一项是(  )
A.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B.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C.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D.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5.下列对《长恨歌》中有关诗句的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句是写成仙后的杨贵妃,闻听使者探访,感极而泣的情景。这里把杨贵妃比作梨花,梨花的洁白,不仅象征了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圣洁,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温泉水滑洗凝脂”。
B.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两句景物描写,前句是春风桃李之乐景,后句是秋雨梧桐之哀景。前句乐景写哀情,后句哀景写哀情,都是在衬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苦苦思念。
C.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拟写杨贵妃的美貌、娇媚,以及进宫后因色而得宠,与后文的“雪肤花貌”“梨花带雨”句一样,目的都是在写唐玄宗对她的爱。
D.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结笔,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恨”的无尽,点明了题旨,回应了开头,而且“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仍为乐府,已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B.白居易在江州时,曾整理、编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C.《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D.《长恨歌》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二、请根据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

8.诗题“长恨歌”中的“恨”是什么意思?谁在“恨”?“恨”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分)
9.右面这幅图片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插图,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图片中的情景。要求:语言鲜明、生动,50字左右。







1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叙事诗。
白居易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作者。
诗人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
(1)以《长恨歌》为主语: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白居易为主语: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间添加串联词。(每处不超过60字)
第一首诗《木兰诗》朗诵完毕
串联词: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1301班选手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
串联词: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1302班选手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串联词: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知多少:
1.下列诗句所写之物与选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③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A.① 松 ② 竹 ③ 梅 B.① 竹 ② 松 ③ 梅
C.① 梅 ② 松 ③ 竹 D.① 梅 ② 竹 ③ 松
2.









请根据上面所给画面及给出的关键字提示,各写一首带有关键字的古诗词。
关键字1:小

关键字2:江

关键字3:莲

五、诗歌鉴赏(共9小题,每小题5.0分,共45分)
(一)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中的“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出了怨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而已。
C.第四句借对回乡情景的想象,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
D.尾联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
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
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
(二)阅读白居易的《南湖早春》,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衴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14.颔联中“乱”和“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做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注] ①阌乡(wén):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6.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17.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夜 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8.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1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中的哪几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学者认为,是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在写法上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读长恨辞
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长恨辞》是用绝句形式写的读后感兼咏史诗。这类诗最重要的是要有创见,富有新意。
B.《读长恨辞》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叙述了马嵬兵变的事件。
C.“君王不动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因失去杨贵妃悲伤之情的同情。
D.“泪比长生殿上多”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2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共0小题,每小题3.0分,共0分)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恨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4、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掲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仙境中的贵妃凄惨之美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而思人、望柳如见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蜀地的山水来衬写唐明皇对杨玉环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夜深人静之时,唐明皇思念贵妃更党凄凉孤独的句子是: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体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杨玉环所获得的荣膣以致于改变了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钟鼓入耳,星月入目,因思念贵妃彻夜难眠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B项,“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2.【答案】B
【解析】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3.【答案】D
【解析】D项使用了顶真,其他三项使用了对仗(对偶)。
4.【答案】C
【解析】A项正确的顺序应为“可怜门户光彩生”;B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委地无人收”;D项正确的顺序应为“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肠断”。
5.【答案】C
【解析】C项,“回眸”二句,目的是突出唐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
6.答案 B
解析 《观刈麦》《卖炭翁》等应为讽喻诗。
二、答案 ①生死离别 ②玉环陈词 ③苦 ④恨
8.答案 “恨”,遗憾。李隆基在恨:恨自己保全不了心爱的女人,恨两人爱情未能长久。杨玉环在恨:恨在马嵬事件后不能与玄宗共度余生。作者在恨:恨江山爱情两难全,恨宠幸误国。(如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也可)
三、语言表达。
9.【答案】浔阳江头,月光如水,琵琶女一袭青衣端坐船头。她怀抱琵琶,纤纤玉手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与清风明月相应和。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琵琶行》中诗人对当时环境的描写以及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组织语言时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注意句 式的整散结合,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10.【答案】(1)《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创作了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及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把句子的主干排列好,然后将枝叶部分放到句子的相应位置,注意不要遗漏原有信息。
11.【答案】女子可胜男,巾帼赛须眉。告别了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让我们再来领略一段缠绵悱恻、凄哀伤感的爱情故事。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在美好的爱情之外,还有美妙自由的桃花源令人神往。(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各首诗的内容;其次,所写串联词必须在两首诗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再次,写诗词朗诵会的串联词时,要尽量运用形象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得鲜明、生动。
四、诗词知多少:1.【答案】C
2.【答案】关键字1:小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键字2:江
《江南》(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关键字3:莲
《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诗歌鉴赏(共9小题,每小题5.0分,共45分)
12.【答案】D
【解析】D项没有表达“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 ”。
13.【答案】A
【解析】A项是直接描写,并非委婉细腻。
14.【答案】“乱”是“自然、随意”的意思。这一“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衴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衴的茂盛。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乱”“平”分别是这两句诗的“诗眼”,“乱”字生动地表现了“山杏”花开的特点,“平”字表现了“水衴”分布的特点。据此分析即可。
15.【答案】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
【解析】诗的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衴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尾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郁的情绪。
16.【答案】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解析】 此诗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作于元和五年前后,当时诗人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前蜀韦榖编《才调集》收此诗,题作“伤阌乡县囚”。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显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17.【答案】 (1)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2)从艺术效果上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解析】 对比手法是诗人常用的手法之一,对比手法运用得巧妙,可以鲜明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不仅有力地表达诗歌的题旨,同时还能增添艺术的感染力。横比用来突出人物、景物和事件的特点及差异,它往往是两种生活、两种事件、两种人物、两种气氛、两种思想、两种感情之间的对比。纵比用来表现人物的遭遇和事件的发展,它可以是人物前后境况和性格变化的对比,也可以是前后情节的对比。
18.【答案】D
【解析】D项理解错误,虽然两首诗都写到了“月亮”,但这首诗不是正衬,而是反衬,是“乐景哀情”。
19.【答案】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解析】这是留下空白,让人有更多的发挥的余地——一者让人回味刚才那美妙的乐曲;再者,也让读者产生了疑问,弹者因何而“弦凝”?自然与前一句中的“感”有关,那又是在“感”什么呢?从其中的“暗低容”可见,一定是伤心悲苦之事。
20.【答案】《琵琶行并序》中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
【解析】《夜筝》描绘明月之夜女子弹筝的形象,着力描写了音乐效果,表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与《琵琶行并序》是相似的。再者,从弹奏者的身世来看,《夜筝》与《琵琶行并序》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上。
21.答案 C
解析 “同情”理解错误,应为讽刺批判。
22.答案 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李杨两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六、默写(共0小题,每小题3.0分,共0分)
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长恨歌》中“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4、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6、掲示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根本原因的句子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7、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8、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9、写仙境中的贵妃凄惨之美的名句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0、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而思人、望柳如见人的句子: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1、蜀地的山水来衬写唐明皇对杨玉环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12、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13、在夜深人静之时,唐明皇思念贵妃更党凄凉孤独的句子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4、体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句子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15、杨玉环所获得的荣膣以致于改变了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句子是: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16、钟鼓入耳,星月入目,因思念贵妃彻夜难眠的句子: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