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1.认识光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六·三制)
活动准备
思考:光来自哪里?
导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有哪些能发光的物体?
活动过程
生活中有哪些能发光的物体?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月亮自己能发光吗?
活动过程
总结光源的概念
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的不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月光。
活动过程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闪电、萤火、火山喷发时发出的光、
恒星等。
人造光源:灯光、蜡烛、焰火、篝火等。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二: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过程
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活动过程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活动过程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活动过程
我们的研究结果
活动过程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我们的结论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三: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活动过程
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拓展活动
了解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墨子
(约前468-前376年)
墨子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拓展活动
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孔成像实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