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 咏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二首 咏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8 16: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柳》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会写5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悟春光美。?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古诗。?
2.体会柳树的生机勃勃,感悟春光美。?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关于贺知章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导语:我们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唐诗宋词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意的表达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请看这几幅画,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诗句呢??
?出示视频与图片:桃江飞水岩瀑布、学生野外放风筝。?
2.?关于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场景吟诵诗歌,激活对已学诗歌的记忆,唤醒学习诗歌的兴趣,导入对诗人贺知章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分享在家搜集的关于诗人的资料,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诗人。?
二、读诗韵?
导语:贺知章的诗清新脱俗,风格独特,其中他所创作的《咏柳》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释题,咏为形声字,咏柳就是用诗歌来叙述柳树的故事。?
2.?小组合作读诗歌?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一读圈生字: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齐读诗歌,圈出生字词;?一读正字音: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互相聆听,读准字音;?再读重节奏:先试着划分节奏,再齐声读一读。?(重点指导“妆、绦”的读音)?
3.?小组展示,师生评议。(评价要素:字音、节奏、声音、情感等)?
4.?学习“碧、妆、绿、丝、剪”,重点关注结构、字形与特殊笔划的书写。?
5.检测字词?
6.再读诗歌,要求读音准确,节奏流畅,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
同伴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朗读,学生自主认识“碧、妆、绿、丝、剪”五个要求会认的字,在识字的基础上试着读出节奏与情感。再小组展示,其他学生做出评价,进一步正字音、练节奏。接着教师示范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怎样把字写准确写漂亮,然后学生描红书写,达成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最后通过开火车检测字词与再读诗歌完成朗读的基本目标。?
三、明诗意?
导语:《咏柳》读来朗朗上口,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孩子们再读诗歌,说说从《咏柳》中,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①读诗歌,说说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②讨论: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些字词或诗句,并说说理由。?
?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展示汇报?
4.?说说春风还会裁剪出什么美妙的春光,请仿照诗歌的第二句吟一吟。?
5.?教师小结:作者所见柳叶如碧玉,柳条如丝绦,柳树如精灵的少女;作者所想春风如剪刀,裁剪出了无限春光。柳树在诗人的笔下成了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想象画面,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诗句中春天的美景。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小伙伴间相互的交流让他们对诗歌意象的了解更丰富、更深刻。?
四、悟诗魂?
导语:古往今来,关于柳树的诗歌层出不穷,柳树从诗歌中向我们款款走来,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脚步去读一读关于柳树的诗歌。?
1.以时间为轴,了解历史上关于柳树的诗歌。?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1700多年前的东晋末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1000多年前的唐朝: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00多年前的南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00多年前的元代: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关汉卿《一枝花·不服老》?
300多年前的清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现代: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近舜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2.感悟柳树与春天的文化内涵?
3.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借柳树来赞美春天,柳树成了春天的象征,成了美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作者借柳树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在明白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情感,懂得柳树就是春天的象征,是美的象征。?
五、释诗情?
导语:《咏柳》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旖旎春色图。让我们满怀对柳树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放声吟诵!?
?全班配乐接龙吟诵诗歌。?
?师生轮读吟诵诗歌。?
?小组接龙吟诵诗歌。
?4.?背诵诗歌。?
5.?教师小结:《咏柳》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魂。贺知章的诗在《全唐诗》中共存有19首,在以后的阅读时间里让我们细细去品味,去感受诗歌当中蕴含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最后这一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把欣喜与热爱融入诗歌,?抒发情感,凸显春光美。诗歌拓展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为学生的古诗词积淀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丝绦?
柳树美??????????????????????????????
春光美????????????????????????????
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