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巴掌》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郊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郊游。   
师:原来你们都知道呀,好,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郊游。
出示图片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是什么地方  
生:公园·树林·花园   
师:那我们去了花园,要认识一下花的名字   
出示几种花的图片,让学生猜花名。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曲。(师引导学生听到x x x时拍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  
1、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条节奏型   
学生自己练习打节奏型。   
师:现在呢我们把节奏里的:哒哒哒 ,换成歌词来看看你们还会不会读  
2、学习“说”的部分   
①指导学生正确读出附点八分音符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前半部分的儿歌   
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如果你们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读就更好了。   
教师示范后,学生再读。   
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附点音符,你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到哦。   
②生齐读“说”的部分。   
③生加上拍手读“说”的部分,老师接唱“唱”的部分。(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加上拍手,完整的把第一部分读一读。   
④随音乐边拍手边读,注意要加快一点速度,因为这首歌里读得比较快,“唱”的地方对口型默唱。(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3、学习“唱”的部分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对这首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是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的,谁能告诉老师“唱”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他们干什么去了?   
生:他们去采花了。   
师:都采到什么花了?   
生:有茉莉花、海棠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①生随音乐逐句学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试着唱一唱。
②生随音乐完整演唱“唱”的部分   
4、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加上前半部分,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1、①学生创编   
师:同学们唱的可真好,你们看,这“说”的地方我们是边拍手边读的,那么“唱”的地方我们能不能边唱边表演呢?我们给它加一加动作好吗?   
生:创编动作。(教师及时给与评价)   
②师总结后带领学生表演   
③师生一同随录音表演,“说”的部分与同桌拍手。   
2、①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表演的可真好,我想给你们出一道更难一点的,这首儿歌从一月一说到了四月四,你能接着往下说吗?(多媒体出示创编内容)我把大家分成四大组,一个大组编一个。   
生:创作歌词。   
②小组汇报创编结果。   
个别代表汇报后,小组齐读并给予评价,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创编结果。   
③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伴奏演唱创作作品。   
师:同学们编的可真好,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唱给听课的老师听呢?(想!)好,那你们就要用优美的歌声来演唱!谁到前面来表演?   
学生演唱。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名字叫——《打花巴掌》,并且给它改编了新的歌词,课下我们又可以玩新的拍手游戏了,同学们,你们高兴吗?(高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