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8 14: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关注农村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学会分析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同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重点: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难点: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问题:1、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复习旧知,情景再现,尽快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激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家乡环境的变化
探究思考,获取新知。
调查活动: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方法与步骤(课前完成调查):
1、全班同学分成4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环境变化。
2、各小组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查。
3、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1)调查人:调查对象:
(2)调查时间:
(3)调查地点:
(4)调查目的:
(5)采访时的谈话提纲
4、调查结果:
5、理论分析:
6、提出意见和措施:
7写出调查报告:
8、交流讨论:
引导同学们在课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课外读“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
各小组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及自己的实际选题,课前完成调查。认真交流课前的调查,分析讨论,积极思考。组长组织同学分工合作,制定调查方案;把调查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参加课堂讨论并作答。
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他们课前准备的调查报告,然后交流回答问题,分析讨论是人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讨论。这种设置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采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认识人类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二、发展生态农业
(一)、农村环境:概念
农村环境问题。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但在农药的施用过程
中,农药中毒引起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量超标时也
往往造成食用者发生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看书P99页,思考: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村环境?
(答: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
方就形成了农业村落,即农村。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地区范
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实质是村民与自然的相互依
赖的关系。)很好,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将调查的家乡环境变化的情况汇报
一下。(过程略)
总结:经过同学们的调查,不难发现农村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个变化
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但也有可能向不利的方面转化。请大家大家讨论:
1、“发展经济必然要破坏环境”,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发展经济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保护
环境,否则得不偿失,先污染再治理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2、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点评: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且都不会相同,关键是切实可行。)
讲述:那什么样的农业既能够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
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对,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那么生态农业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看书P102页,某生态农业村的
结构示意图。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太阳能。)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里。)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是利用农作物和秸秆中的能量,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秆
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等。)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下脚料?
(答: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也含有很多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可将它们放入沼气
池发酵后,剩余的渣水再为农作物施肥。)
讲述:生态农业又称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优化农业结构——不仅有传统的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食品加工厂等。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二是保护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美好的农村环境的必由出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1)
练习:P103页思考与练习1——3题。
课后记: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态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生态农业的优势,认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美好的农村环境的必由出路。同时明确了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分析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农作物、生产者)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池)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清洁、环保、高效)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某生态农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中各项以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回答问题。
从活动开始,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认识身边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需要关注的农村问题有哪些?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你还有什么问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
4、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1、2、3题。
2、请你与其他同学合作,收集有关人类改善环境的例子,以你身边的例子作素材,写一篇提醒人们关注环境的倡议书。
学生课堂完成一部分,其余下课后完成。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