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第一部分积累专题04衔接与排序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语文夺分复习第一部分积累专题04衔接与排序 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5: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专题四 
衔接与排序第一部分 积累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1. [2018·柳州(第5题,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谈到桔梗花,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   ?
①我国的很多地方用桔梗花制作腌菜,颇具风味,并深得人们的喜爱。
②在中医的眼里,桔梗花还是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
③桔梗原产我国,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④桔梗也可以酿酒,制作糕点,种子可榨食用油。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C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①用途——腌菜; ②用途——中药材,关键词“还是”; ③产地;④用途——“酿酒” “制作糕点”“榨食用油”;关键词“也可以”。用途①②④根据关键词连接应为①④②,语段中给出的句子是特例“朝鲜族人民对其特别有感情”,与之衔接紧密的应该是③。因此选C。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 [2017·柳州(第5题,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C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解析]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句承前解说张元济先生话语的意思,注意“的确”二字;①②两句从个人到国家层面依次展开,具体说明读书的作用;③句总结放最后。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3. [2016·柳州(第5题,2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C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解析] A. 这段话中明长城并非文字介绍的重点,只是为突出古长城状况堪忧的一个突出例子而已。A选项“虽然”与前后文逻辑不合,B、D的陈述重点均是明长城。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4. [2015·柳州(第5题,2分)]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    。    。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荫、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C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上句“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那下面应接“有的人认为”和“也有人认为”。“依照这些观点”中“这些”指上边描述的两种观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引出“生态乡村”的特性,“也就是说”进一步进行阐释说明。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5. [2014·柳州(第5题,2分)]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     。    。    。?
①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②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
③江雾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④随着江水流动,江雾由淡变浓,转眼间像潮水似的上涨起来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A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按照江雾升起——由淡变浓上涨起来——收住脚步——停下来的江雾的发展过程排序。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考情分析】
(1)考查形式:柳州市对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考查,2015—2018年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值2分。
(2)考查内容:2015—2018年柳州中考,除2016年考查语句衔接,其余年份均为排序题,一般为4句顺序错乱的语句,语段内容说明类、议论类、记叙类都有涉及。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考点一 句子衔接 1.看填入语句的位置
(1)句尾衔接。填入文段结尾处,这类句子一般是总结全文,注意总结文段的主旨、结论。
(2)句中衔接。填入文段中间,这类句子一般是承前启后或展现论证过程、说明过程。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抓住五种句子
  (1)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句结束上文话题并引出下文话题,是标示两层意思转换的关键。
  (2)省略主语的“略主句”。这类句子承接前面句子的主语,省略了句中主语,要寻找与其有同一主语的句子。
  (3)有相同词语的“同词句”。这类句子至少含有一个相同词语,论述的话题密切相关,常会“相邻而居”。
  (4)总领概括的总括句。这类句子在总起分承结构中的语段中起着总领概括作用。
  (5)结构相似的“同构句”。这类句子格式相同或句首短语相同,“同构句”或相邻,或成为总括句。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3.关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1)句首或句中的副词“又、还、也、更、此外”或连词“并且、同时”是构成并列关系的标志词语。
  (2)位于句子开头的“不过、可、可是、然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标志词语。
  (3)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
  (4)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一旦”等关联词,是标示上下句逻辑关系的标志词语。
  (5)“总之”等表示总结、概括上文内容,是构成总分关系的标志词语。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考点二 句子排序 第一,观察比较,确定首句
1.根据选项规律,缩小范围找首句。排序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中考试卷选项设置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如2019、2014年2017、2015年选项:
第一组:[2019]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②④③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2014]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第二组: [2017]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2015]
  A.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观察各个选项的第一个句子序号,第一组4个选项两两相同,即能作为首句的句子,可以二选一。第二组4个选项两项首句相同,其余两项各不相同,可以首选两项相同选项进行验证。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答题的时间。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抓标志性词语,确定首句或者排除肯定不能做首句的选项。
  (1)适合作首句的句子。
  ①时间状语:目前、近年来、当……的时。
  ②背景铺垫语:随着……、在……中(之内)、在……的形势下、当……
  ③追溯词:至于、从……开始、说到……
  ④引用语:(用别人的话引出观点或说明对象)××曾说过。
  (2)不适合放在开头的句子。
  ①结语类:总而言之、总之、因此、所以——适合做结尾句。
  ②暗示性的词语:可是、从来、况且、另一方面、例如、同时、也、又、再……
  ③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第二,局部排序,分割排除
  确定好首句后,就要根据各个句子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语意连接。首先将最有可能、必须连在一起的两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并随时排除选项;然后,再对已经排列好的各组句子进行第二次排列。局部排序的依据有:
  (1)借助关键词。语段中的某些词语往往是理清句子含义和先后次序的重要标志词。
  ①借助关联词语。虽然……但是,不仅……而且,只要……就,因此,所以,然而,可是……  
②借助顺序、层次词。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其他时间词、空间词、逻辑顺序词、发展顺序词。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③借助代词。这、这里、这些、这时、那、那里、那些、那时、我、你、他、其中、此、彼……
  ④借助暗示性词语。也、又、再、同时、过去、现在、例如、可见……
  ⑤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
  ⑥重复出现的词语。
  (2)借助语意相关性。两句话就同一个话题阐述,语意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第三,确定文体,对症下药
  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体裁, 因为不同体裁的文段,排列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根据文体特征调整答题思路。
(1)议论性语段
  ①特点: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
  ②方法: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顺序为论点——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论据的总结。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2)说明性语段
  ①时间排序:按照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物,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动植物生长等。
  ②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来介绍。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3)抒情性、描写性语段
  ①找关键句。看哪个句子可以作为中心句、首句、末句。
  ②看句子结构。结构相似的往往紧紧相连。
  ③看关键词。如果有方位词、时间词,要充分利用。
  ④读透语意。通读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排列。
第四,通读验证,确定答案
  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步,将排列好顺序的句子通读一下,看前后语句是否连贯,最终确定答案。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1. [2019·北京]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答案]丙 
[解析]给出的文段都是在分说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家的精美文物,段末总结由文物展品体现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越功勋;
       ;       ;       ;       。?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
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
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A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首先,通读语段,明确语段的主语是“五四百年来的历史”;其次,分析待排句子,不难发现,几个句子句式相同,注意区别不同之处,抓住关键词“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伟大梦想、光荣奋斗”“浴火重生、奋发崛起”“灿烂前程、美好未来”;再次,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③②④①,故答案选A项。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3. [2019·盐城]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       ,        ,        ,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B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阅读题干可知,题干中的几个句子讲的都是如何修身立德,从家国大义、人生追求、推己及人,可知句子应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其次,从选项中观察发现关联词语“无论是”“还是”“抑或是”确定了②①④;最后,通读语段验证答案,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②①④③。故选B项。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应用“二八原则”时,一般分四步进行:        ,        ,        ,        。?
①果断行动,不必纠结是否已经有完美的方案
②在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后收手
③明确你要在什么事情上达成什么效果
④确定达成既定效果最重要的行动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B中考真题精选专题技法精讲随堂巩固训练[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也就是考查对句子内部关系的理解能力。要根据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排列。首先③明确达成的效果,其次④确定达成效果的行动,①然后去行动,最后②获得效果后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