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伟大的悲剧(7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6: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有人说:
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 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你了解南极吗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 -88.3℃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
位于地球最南端,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气候极其恶劣,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
  晴天时光照极强,如果忘记戴墨镜,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肿胀、流泪,甚至失明。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气候恶劣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
南极风光一
南极风光二
南 极 冰 川
雪 域 冰 山
阿 德 雷 企 鹅
帝王企鹅
南 极 海 狼 在 挠 痒 痒
威 德 尔 海 豹
南 极 的 夜 晚
南 极 的 极 昼 与 极 夜
中 山 站 全 貌
阿 蒙 森 - 斯 科 特 站
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考考你:
为纪念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品味语言,体会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小说《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作品有《罗曼·罗兰》《三位大师》等。
作者简介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遗书、日记,发挥想象写下了这篇文章。
斯科特曾是一名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退役后,在郊外别墅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他要去南极探险,由于资金缺乏,他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年轻的妻子替他生了一个儿子,可仍不能打消他要去南极的念头。

?

zhuài

bǎng

lǒu
昔日

堡垒
lěi
辜负

凛冽
lǐn liè
吞噬
shì
疲惫
bèi
钦佩
qīn
鲁莽
mǎng
毡鞋
zhān
保佑
yòu
厄运
è
拯救
zhěng
耀武扬威
yào
姗姗来迟 
shān
忧心忡忡
chōng
语无伦次
lún
海市蜃楼
shèn
怏怏不乐
yànɡ
毛骨悚然
?sǒng?
踉踉跄跄
liàng qiàng
羸弱
léi
告罄
qìnɡ
毋宁
wú nìng
销蚀
shí
遗孀
shuānɡ
癫狂
diān
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姗姗来迟:
来的很晚。
忧心忡忡:
忧愁的样子。
语无伦次: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海市蜃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
怏怏不乐: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然:
形容十分恐惧。
拽:
拉。
毋宁:
不如。
吞噬:
吞食。
羸弱:
瘦弱。
告罄:
指物资用完。
时间:
1912年
人物:
斯科特一行5人(或斯科特等)
地点:
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
事件:
不幸
遇难(覆没、牺牲……)
1.快速浏览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预习检查
2、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员
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过程。
3、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什么?
斯科特 奥茨 威尔逊 埃文斯 鲍尔斯
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
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英国海军上尉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小组成员通过对学、群学的方式完成下列的问题,完成后进行展示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他们的“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他们“伟大”在哪些方面?)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以他的绝命书为证。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课文中,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意连累同伴,而同伴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他们。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奥茨勇于走向死神。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无私的爱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斯科特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为什么?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威茨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悲剧之
死亡之悲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世人之悲
——失败之悲
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知道自己失败了,已经悲伤到了极点。但他们还不得不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这真是悲上加悲呀。
——死亡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1.失败之悲 — 冒险精神
悲剧 伟大
2.作证之悲 — 诚信
3.死亡之悲 — 团结 无私
4.世人之悲 — 敬仰,永远悼念,
从中获得精神鼓舞
2、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的?
联系实际,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跟大家谈谈你所知道的其他探险家的故事.
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3、
张骞 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克里斯托 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并发现了美洲。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长江漂流
一叶轻舟,漂流长江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
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返回时解体
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挪威著名探险家阿蒙森,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后又飞越北极点。1928年,在寻找飞往北极点的飞艇“意大利”号时失踪。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干涸的罗布泊进行科考时神秘失踪。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
2002年北大“山鹰”登山 队在希夏邦马峰遭到雪崩,5名队员遇难。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人们也往往把鲜花和掌声献给成功者。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并将他的事迹与拿破仑、托尔斯泰、列宁等人的传记共同记录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胜利和失败的思考。通过斯科特等人的探险经历我们更能理解“伟大”的含义。
真英雄大勇无畏,
好风景总在险峰!
向所有探险英雄致敬,是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显示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魄力。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胜利和失败有了新的认识吗?写一篇读后感。
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