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选修1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历史选修1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9 18: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专题三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冯太后主持,
重点是创建
新制
实行官吏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推行均田制
实行三长制
推行租调制
孝文帝主持,
重点是汉化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
改籍贯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复习回顾
阶段 重点 主要措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专题三 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学习目标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恢农业生产的成就;孝文帝改革后洛阳繁盛的表现。
难点 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评价。
要求:参考学案引领,对照学案自学导航,强化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A层全部掌握,B、C层次掌握主要观点。
自主学习
1.北魏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成就?
2.洛阳繁盛的表现
3.北方民族融合的表现、实质、影响
4.孝文帝改革的性质
1.民族融合的原因、改革成功的原因
2、材料解读,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 “和亲”、“册封” 。
⑤友好交往
成功的基本原因
1、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2、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一、探究内容:
学案材料合作探究
二、探究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
2.提示语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3.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争做本节优胜小组
A层协助展示,拓展方法规律!
B层总结展示,落实基础!
参与积极,讨论高效,力争最优!
(1)均田制:“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


.

.





1.观察下图,通过对这些铜钱的研究可以获知(  )

①北魏手工业铸造业的发展水平
②北魏时期货币发展的概况
③孝文帝对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态度
④长江流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图中的货币,不能全面反映孝文帝推行的经济政策,由此可排除③。北魏的统治区域在黄河流域,所以④的叙述也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答案:A
2.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之处有(   )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②改革了原有生产关系
③促进了社会性质改变 ④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封建化,但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
答案:C
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本题是从社会进程的发展角度考查两次改革。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最主要的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即社会制度的变化。
答案: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