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细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8 18: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日本“731部队”对中国人民的残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细菌的学习,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二、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营养方式
教学难点:
‘’观察与思考活动”: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细菌发现过程、形态、结构和生殖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
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图片:“侵华日军第731队遗址”介绍现在是国家红色革命旅游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示”视频”介绍731部队及罪行
观察图片,了解日军用“细菌”武器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思考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细菌这种生物的学习兴趣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片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解读学习目标.
观看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让学生明白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一、细菌的发现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找出细菌的发现时间
问题二:谁发现的细菌
阅读教材第71页文字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填写在导学工具单上
与教材对话,提高从教材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一、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幻灯片出示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
由收集细菌的发现这部分内容的同学介绍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
提问: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认识?
听学生汇报列文虎克发现细菌这种生物的故事
思考并说出:技术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知道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了解到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细菌的发现: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细菌这种生物是从哪来的呢
幻灯片出示十九世纪中页存在的两大学说: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发生论的科学性.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将肉汤煮沸?
问题二:这两个实验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问题三:通过巴斯德实验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分析这两种学说,理解细菌如果不是自然发生的,那是从哪来的呢?找出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细菌
巴斯德的实验结果: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认识到严密的实验才有说服力,才可能有科学的新发现.
敢对前人的发现提出质疑
一、细菌的发现:巴斯德的贡献
问题一:巴斯德还有哪些贡献:出示卡通片
问题二:根据巴斯德的贡献,后人给他怎样的称谓?
阅读教材72页文字资料及幻灯片上的卡通片找出问题的答案
了解科学家的贡献.后人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
二.细菌的大小:十分微小
幻灯片出示电镜下图钉放大33倍、1000倍、10000倍、30000倍时图钉上的细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细菌到底有多大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呢?
观看幻灯片感受细菌的大小,虽然细菌用肉眼看不到,但细菌到底有多小呢?.
通过肉眼下“干净”的图钉与电镜下“肮脏”的图钉形成强烈视觉反差,让学生在惊诧中走进细菌,进一步感知细菌的大小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菌的大小,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观察
三.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球菌、杆菌、螺旋菌
我们在高倍的显微镜或电镜下看到的细菌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及幻灯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细菌图片归纳出以下问题:
问题一:细菌的形态有哪几种.
问题二: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大致把细菌分为哪三类?
球菌、杆菌、螺旋菌虽然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菌有怎样的结构呢?
归纳细菌的形状及根据形态分为哪三种
观察教材中图5-44电镜下的几种细菌的形态及幻灯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细菌的图片,归纳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形的叫作球菌;杆形的叫作杆菌;有些弯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螺旋菌
自主学习归纳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根据形态的不同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菌的形态及种类
四、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DNA
特殊结构:鞭毛(运动)
荚膜(保护)
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含叶绿体
展示学生课下制作的模型
视频:播放制作细菌模型的小组同学说明制作的模型中细菌的各结构名称是什么
幻灯片出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找同学到屏幕上填写结构名称.
其他同学填写导学工具单上的细菌各结构名称
对比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模型归纳出细菌的结构是什么.
出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找同学到黑板讲解各结构的名称
填写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表格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细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根据上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问题一:细菌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问题二: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问题三:根据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不同推测,它们在营养方式上是否不同?
根据以上比较得出关于细菌这种生物的三个方面的认识.
观看本组及其他组同学制作的细菌模型
观看视频:观察制作的细菌模型中各部分结构所代表的是细菌的哪个结构.
个别同学到屏幕上填写细菌的结构名称
.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名称
到屏幕上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其他同学在导学工具单上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菌没有叶绿体
③不同,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对细菌各结构认识深刻,突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视频中说出各结构的名称再次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填写表格能很清晰的了解到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进而解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通过细菌细胞不含叶绿体,得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帮助学生回忆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学到的内容,加深对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作用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菌的特点:①是单细胞生物②原核生物③大多数是分解者
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幻灯片出示:细菌的分裂繁殖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细菌的繁殖代数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观察图片,得出细菌通过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
通过图片直观的理解了细菌的分裂方式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速度快
技能训练:计算手上有100个细菌,30分钟繁殖一次,从7.30到学校一直到11.30放学回家,手上有多少个细菌?
思考: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指导学生在导学工具单上进行计算
让小组内派代表说出计算的方法
学时讨论计算方法,并且通过这个算法,得出惊人的数字,感受到细菌繁殖速度特别快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认识到细菌的繁殖特点,并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细菌的生殖:
休眠体:芽孢
出示幻灯片:芽孢
说明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由于在形成新的细菌时并没有数量增加,所以不是生殖细胞.
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大家思考:细菌为什么分布广泛?
认识到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并不是生殖细胞,因为它本身并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
思考回答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了解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而不是生殖细胞
通过问题将本节课有关细菌的知识点串起来,与上节课细菌分布广泛相衔接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1.个体十分微小,易扩散2.分裂繁殖速度快、数量多3.有些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
六、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主要内容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尝试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再次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边看本节课的目标边回答目标上的问题
检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达标检测
引导学生做习题
做习题
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布置作业
1、画细菌的结构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2、预习第三节真菌,填写练习册快乐预习感知中的填空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细菌的大小:十分微小
细菌的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四、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基本结构
细胞质
DNA
鞭毛:运动
特殊结构
荚膜:保护
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休眠体-----芽孢
第二节细菌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重点: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2.细菌的生殖方式
三、教学难点:
通过与动植物细菌的结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四、自主学习:
1.细菌的发现:
①发现细菌的时间是
②发现者是荷兰人
回答下列问题:a.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肉汤煮沸?b.前后两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c.通过这个故事,你对科学发现过程有什么新的认识?
2.细菌的大小:个体十分
要用

观察
3.细菌的形态:有

状和
状的。根据形态把细菌分为
菌、
菌和
菌三种。
4.填写细菌的结构名称:
5.
填表比较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异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菌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细菌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不同,推测它们在营养方式上是否不同?为什么?
什么叫自养和异养?异养又分为哪两种方式?
什么叫寄生?什么叫腐生?
6.细菌的生殖:细菌靠
繁殖后代。
7.细菌的休眠体叫
它是怎么形成的?
8.你认为,在外科手术器械消毒时,应该以能够杀死
为标准
A.细菌
B.芽孢
五、课堂检测:
1.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2.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3
细菌的形态有
状,
状和
状。
4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虽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
生活,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6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
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7.细菌的发现者是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C.法国人巴斯德
D.沃森
8.芽孢是细菌的
A.分泌物
B.休眠体
C.后代
D.生殖细胞
9.用罐头来保存食物是根据
的实验发明的。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弗莱明
10.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
B.芽孢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