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设计
烟台莱州市实验中学
尹鸿丽
一、教学目标
①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关注健康问题。
②理解健康的定义,认同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③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点是在理解健康的三个方面层面含义,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本节的难点是学生能否真实的评价自己并能正确的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并能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健康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因此,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科学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以及学会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本节课教材的重点。
四、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敏锐地对周围的人、事、物和与之发生的关系产生敏感的心理,但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自己的这种经验和技能并未成长到如此的高度,所以,有些情绪学生并不指导该如何发泄,如果发泄不当,没能把握好这个度,对学生来说这伤害都是终身性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建设和不良情绪的输导疏导方面。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评选“健康形象大使”反思自己的健康理解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4月份市运会,请替学校选出自己的“健康形象大使”,请你选出你认为最健康的人
根据情境,梳理自己关于健康的理解,并从自己的标准来选出最健康的人在全班内分享。允许有差异,理由有不同,这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
讲健康,但学生自己健康概念意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倾向一个方面的现象,设立情境,既给学生思考反思的空间,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健康评测理解健康概念
过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健康的尺子,究竟丈量什么?如何来保持健康?本节我们探究。先请大家进行一个健康的评测练习。
屏幕出示评测的小建议:比尺,划勾。教师用言语鼓励私密性和秋实性。
一分钟之后,教师以自己为例分析评价结果,并请大家找出你在评价标准中比较“意外”的条目,尝试指出是评价健康的哪一方面。通过刚才我们的评测和交流过程,你认为,健康包含几方面含义?那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四位候选人他们究竟哪一方面健康存在问题?人无完人,你认为自己的健康在哪些可以调整的更好?你是否愿意主动努力?请同学们监督。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63也的健康评价量表。在老师量表结果反思中,逐渐反思自己,并通过寻找“意外项”对自己的原有标准进行反思,通过寻找和表达来发现问题。学生总结: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在理解了概念的基础上,重新来审视4位候选人,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进行“健康的发愿活动”,并请同学监督
在一个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健康评测面前,让学生感受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不一致的地方,并在这种辩证的认识中让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健康标准。在寻找和比对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自己思维的冲突变化,这比老师教给学生的内容要好很多。在具体的例子中,体会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新理解和新概念。我们把情境再次引入,而此时,学生对于健康的标准更能全面而准确的感受到,也对自己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一个积极的小的心理暗示活动,让学生在这种倾吐,相互监督的发愿互动中,给自己好的暗示,也可以系统脱敏,更健康。
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并尝试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来调节自己的小情绪
过渡语: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身体的疾病多数可以治疗,现在困扰人健康的主要是哪些方面?
那大家常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它对你的影响大吗?事实果真像咱同学说的这样吗?给大家带来一个犀利学上著名的“死囚实验”。请大家思考“死囚究竟死雨什么?”
那是不是这些不良的情绪只出现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呢?(出示我们的形象大使“李晓的来信”)教师展开师生间的互动:1,大家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境吗?如果是你,你如何来处理?除了这些,我们排解不良情绪,我们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感觉有些方法尽管方式不尽相同,但作用差不多,我们尝试归纳一下。其中,大家运用较多的是宣泄法:我也有一个宣泄的小例子(吴泽考试失意,用钥匙在小区里划了24辆车),这能否得到宣泄的目的?所以只有无害无妨,不良情绪可以被调整,从而避免不断积累,如果积累过多也势必造成心理失衡,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核心并不是治疗心理疾病,而是保持心情愉快。
学生回想,并举例,听到较多的是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是一些小情绪,不开心,不高兴。妈妈翻看自己扔的垃圾纸;与父母闹矛盾;考的不好;父母偏心;小时候的故事……
学生列举,分享这些小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不大,就像小感冒一样慢慢就过去了
观看和分析死囚实验,并做深入的思考,惊叹于实验结果。学生针对实验来进行分析,惊吓,恐惧,绝望等心理最终让死囚正常状态下死掉。学生集体读信,感受案例的故事。在故事带动下,学生回忆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亲情小情绪,并产生相应的投射和同理心。学生分享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汇总,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给一些心理存在一定情绪问题的学生以提示。学生总结归纳,保持愉快的方法:转移、宣泄、自我安慰、调整目标、同理心。学生分析,可以宣泄情绪,但不能合理宣泄,宣泄首先要湿度,更不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在师生的分析中学生不断领悟,体会心情愉悦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感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情绪的影响。
通过一个打破人认知观念的死囚实验提高学生对于“不良情绪”影响给大家带来健康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重视。
这是我们第三册引入故事情境,在这样的设置,既可省去纷杂的故事给学生带来的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具有典型性,让学生感受,情绪的问题,其实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不具有个别性。有层次性的三问,让学生对首先回想自己的处理方法,而后倾听和学习别人有效的方法,在心理技术的辅导中,我们通常不给学生主观的强加,而是希望学生能更自己去领悟感受。通过方法总结,也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会有章可循。
该案例在新闻中较多,如果教师不加引导会有一大批学生进行模仿,宣泄有度有德。
从教师这一层面把心理健康的核心-保持心情愉快这一核心落地,点明。
案例分析,从情绪上升到心结,继续巩固和应用心理调试方法。
(过渡)小情绪可以让阳光进来调整一下即可,在每个心中,有些事埋藏在心底,每每想起,都会有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影响,你有这怎样的心结呢?
这件事的发生当时你有怎样的心理体会?现在对你有怎样的影响?你当时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到ta?同学家中有二胎的请举手?有遇到过类似情境吗?
你怎么理解这些语言和行为?
你是如何处理的?后面你准备怎么做?
谢谢这些同学的信任,也希望这几位同学真正打开心结,直面自己的内心,遇到更好的自己。我们也常遇到令我们心情变得不好的人,那遇到这样的讨厌的人,我们该怎样与之相处呢?播放视频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将这些方法进行应用,今天大家在这里可能还有一些不方便分享,但这些困扰依然存在,也对我们造成一定困扰,大家可以去找专职
的心理教师,主动联系,去看看,坐坐,聊聊。
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不为人知的心结。
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生成的东西较多:良:小学时候的老师自己做错题,用小棍子打自己的手心,自己非常害怕,到现在数学学的也不是特别好,一做题就怕错,越怕错,越不敢思考。边说边哭……(针对此次的分享,我们最终无法帮他做任何的指导,因为涉及对老师的评价,我们采用的是空椅子,让学生知识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这种不满)珺:父母在对待自己和弟弟的态度不同,引发内心的不平衡和不公平。
学生既分享别人的故事,并为此支招儿,大家来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论,并从中找出较好的方法。学生打听心理教室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室,并对心理咨询室产生一定的兴趣。
在这样具体的心结面前,老师和同学一般不对情绪和感受做评价,而只是引导学生做简单的体会,让学生在体会中自我纠正;本来我不打算让孩子继续在课堂上讲有关对老师的评价,但孩子的情绪较为激动,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哽咽和哭泣,我们只是静下来引导,做一个倾听和陪伴者。所有学生分享的案例没有对错,任何人没有对错,只有出发点和结果的分析,在这些案例学生的自行解决中,我发现学生自己的调整能力要远远的超过老师的预期,在给学生鼓励的时候,自己能感受到学生满满的正能量。在学生的校内交往中,我们也常遇到这种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通过一个交往小视频从中也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
心理咨询师和学校中的心理咨询师学生并不是很熟悉,我们在此处引入也给学生指明了一条道路。
总结分享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探究的时光是短暂的,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享受成功,有人饱尝失意有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多成功依赖15%的技能,85%是由情绪等达到的,无论何时,保持一颗平常心,稳妥调整自己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同学,家人,师长发生的情绪体验,相信,走过,我们会遇见最美的自己。布置作业,任选一个候选人,完成“健康形象打造报告”。
分享体会感受本节课带来的震撼
在分享之后,我们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能领会本节课的所学,我们第四次引入我们的案例,无论是那一个,我们选择一个跟自己情况相似的人,别人的健康形象报告,实际也是自己的今后主观的能动意愿。
生物初二下册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教学设计
莱州市实验中学
尹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