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概、阻、括”等八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听说、辨认”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播放《勤劳的小蜜蜂》歌曲。
2、老师还把小蜜蜂请到了我们的教室呢!(师在黑板贴小蜜蜂图片),板书课题。
师:因为蜜蜂师昆虫,所以“蜜蜂”两个字都有“虫”字旁。
3、师:你知道有关蜜蜂的哪些知识?
4、简介法布尔。
二、自由朗读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昆虫的世界,走进蜜蜂的世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投影出示朗读要求)
师大屏幕出示生词。齐读、点生读、开小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朗读。
三、学习课文。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让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中关联词,并用“不是----而是----”说话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 你从中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求实、认真)
4、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5、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6、体会“几乎”、“大概”等词语的意思。
7、去掉这两个词,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8、放飞了蜜蜂后,“我”有怎样的推测 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 (同桌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9、作者的推测对不对?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
10、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高兴、激动)
师:请同学们带着高兴、激动的语气读一读这个句子。
11、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 为什么
12、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 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3、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14、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五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 还有五只蜜蜂去哪了呢
四、学生再次朗读第一段。
投影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五、理解课文,深入文本。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4、让学生把课本后图表补充完整。
六、拓展延伸:
师:昆虫的世界奥秘无穷,马上就要跟小蜜蜂说再见了,最后老师送一首诗给大家。(投影出示古诗《蜂》)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教学反思:
我在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听歌曲《勤劳的小蜜蜂》,并出示小蜜蜂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注意力。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小蜜蜂的知识,让学生对蜜蜂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进行了自学,自学内容包括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其次,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从字词句段开始的,这样让学生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从字词句段到整篇课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而理解段落文章大意。不能让学生直接从概括文章大意开始,这样容易产生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我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学生如果直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设置了障碍,存在概括不全的问题。今后要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讲课的过程中,抓住课文重难点,作者为什么要做实验?是怎样做的?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结合课标制定出切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有收获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比如时间把控不好,导致后面一部分没时间讲。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正自己的不足,多听课,多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