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展开的,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我结合地方实际设计了《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的习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成果。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收集交流中华传统节日的资料,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成果。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难点:
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学生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华传统节日了解缺失。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我通过组织《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信息化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录制相关视频等
2、教师准备:搜集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后再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
一、创设活动情境
1、看图猜古诗。师出示相关古诗的图片,生猜并诵读。《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这是本单元中学过的古诗,你们知道,这几首诗写的分别是什么节日吗?
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灿烂的民族文化。(板书《中华传统节日》)
二、探究活动主题
(一)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形成了许多各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漫长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计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2、(出示课件):下面的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 节( ) 端午节( ) 劳动节( ) 儿童节( )元宵节( )
植树节( )国庆节( )中秋节( )圣诞节( ) 重阳节( )
母亲 ( )清明节 ( ) 七夕节( )
3、和同桌交流交流,你能按时间顺序给中国的传统节日排队吗?师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阳历4月4日到6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二)节日习俗大放送
师:同学们,每个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传统节日的资料?
大家来交流交流。
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
2、汇报学习的成果(师适机点拨)分小组进行。
春节 ——讲“年”的来历,习俗(拜年、放鞭炮、吃饺子、贴年画、贴倒福、贴春联等。分享学生自己写的春联。)
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习俗,猜灯谜等
清明节——清明的习俗(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诵读关于清明的相关诗词,文明扫墓等
端午节——讲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吃粽子、游百病、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等),展示学生包粽子的视频,快板表演赞扬屈原的歌谣。
七夕节——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习俗,诵读关于七夕的古诗等 中秋节——配乐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习俗(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等)视频播放《吴刚伐桂》的故事。
重阳节——诵读《过故人庄》,讲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腊八节——讲腊八节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
3、师生交流总结活动成果,评价哪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好。
a、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被人们的关注,传统节日中的习俗也越来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生同桌交流。
b、师生交流小结:传统节日的风俗就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它将会在人们心中生根、发展,代代相传。这些美丽的传说、神秘的故事、精美俗的图画、优美的诗词……,向我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递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让我们继续传承这些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吧!
(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传统节日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出台了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同学们,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生交流
2、作业布置:课后同学们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让我们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 阳历4月4日到6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