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小米粥 C.口子酒 D.元宵汤
2、有关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均一性 B.溶质可能有多种
C.一定为无色透明 D.属于混合物
3、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衣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
B.食 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住 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D.行 活性炭包可用于吸附车内的异味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不止一种
C.75%的酒精溶液中,酒精的量比水的量多,因此酒精是溶剂
D.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就一定能得到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5、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溶液 溶质 溶剂
A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二硫化碳
B 90mL植物油和10mL汽油混合 植物油 汽油
C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水
D 盐酸 氯化氢 水
A.A B.B C.C D.D
6、以下几种物质中:①KNO3?②Ca(OH)2?③O2?④Na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7、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 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C与O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C与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
D Al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发应,Fe在常温下几乎不与O2反应 Al的抗腐蚀性能比Fe弱
A.A B.B C.C D.D
8、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化学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30℃时,30克的甲物质加到50克的水中能形成80克的饱和溶液
D.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二、填空题:(共26分)
1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性。
(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乳化作用。
(3)三种物质加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A.泡腾片B.胡椒粉C.香油)。
1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的石灰水 Ca(OH)2。
(2)医用酒精C2H5OH 。
(3)生理盐水NaCl 。
(4)盐酸HCl 。
(5)碘酒溶液I2 。
13、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5g。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
A.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a<b???????????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14、同学们需要7.5g食盐和42.5mL水用于实验,如图为实验操作过程:
(1)称取7.5g食盐时,1g以下需要移动游码,若按如图操作,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药品质量 偏小
(填“偏大”“偏小”“不变”)。
(2)按正确操作称取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测,应如何操作B 。
A.减少砝码???????B.增加食盐?????C.调节平衡螺母
(3)需要量取42.5mL水,量筒的规格应选择(20、50、100)50 mL。
(4)经检测,配制出来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好的食盐有部分洒落到烧杯外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5、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硝酸钾的质量/g 20.0 25.0 30.0 35.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20.0 125.0 130.0 131.6
①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 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BC(填字母序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 有关。
三、计算题:(共4分)
16、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剩余物的质量为20.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8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C 2、C 3、D 4、B 5、B 6、D 7、A 8、D 9、C 10、C
二、填空题:(共26分)
11、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有毒气体;
故填:吸附;
(2)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故填:乳化;
(3)泡腾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能形成溶液,胡椒粉不能溶于水,进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香油不溶于水。
故填:A。
12、答案为:(1)Ca(OH)2;(2)C2H5OH;(3)NaCl;(4)HCl;(5)I2。
13、答案为:(1)25g;
(2)20%;
(3)蒸发溶剂;
(4)ABD。
14、答案:(1)偏小;(2)B;(3)50;(4)①②③。
15、解:(1)①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实验一、二、三中所加的硝酸钾完全溶解,实验四中所加的硝酸钾溶解了31.6g,所以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故填:①不饱和溶液;?②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2)(3)①B、C是同种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速率不同,所以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BC;
②由AB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所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有关;
故填:①BC;?②分子种类。
三、计算题:(共4分)
16、答:(1)0.8g.
(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