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时2 粗盐提纯
你认为海水晒出的盐和精盐两者有什么区别?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苦卤)
再蒸发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呢?
那么如何去除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呢? (粗盐提纯的步骤)
【思考1】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⑴溶解
烧杯、玻璃棒
仪器:
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
称取3.0克粗盐,加入水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合作探究:
注意:量筒的读法、托盘天坪的称量、玻璃棒的搅拌方法
(2)过滤
烧杯、玻璃棒、
漏斗、铁架台
仪器:
操作要点:
一贴
两低
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操作要点:
一贴
两低
三靠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下端
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操作要点:
一贴
两低
三靠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操作要点:
一贴
两低
三靠
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合作探究:
思考:若滤液仍浑浊,应怎么办?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⑶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⑶蒸发
加热并不断搅拌。
当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趁热过滤。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⑷转移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回收。
转移固体
【思考3】蒸发操作应该注意什么?
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思考:为什么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把水完全蒸干会怎么样?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合作探究: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三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③蒸发: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思考4】粗盐提纯中:溶解、过滤、蒸发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交流与讨论:
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实验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什么?
C.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D.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高
于滤纸边缘
1.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
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3.以下有关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湿润 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课堂练习】
4.(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5.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是什么?
(4)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
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所使用的仪器是 。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基本操作----蒸发 。
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册
课后习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