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选择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选择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19:19: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对环境的察觉 选择题 答案解析部分
一、感觉世界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D
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D 13.【答案】 D 14.【答案】 D
三、耳和听觉
15.【答案】 D 16.【答案】 B 17.【答案】 D 18.【答案】 B 19.【答案】 C 20.【答案】 D 21.【答案】 C
四、光和颜色
22.【答案】 C 23.【答案】 D 24.【答案】 C 25.【答案】 D 26.【答案】 C
27.【答案】 A 28.【答案】 D
五、光的反射
29.【答案】 D 30.【答案】 C 31.【答案】 D 32.【答案】 B 33.【答案】 A 34.【答案】 C 35.【答案】 C
六、光的折射与透镜
36.【答案】 A 37.【答案】 C 38.【答案】 D 39.【答案】 B 40.【答案】 A 41.【答案】 D 42.【答案】 A 43.【答案】 C 44.【答案】 A 45.【答案】 C 46.【答案】 B
47.【答案】 D 48.【答案】 D 49.【答案】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选择题
一、感觉世界
1.吃完糖以后马上吃橘子,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而没有甜味,下列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头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2.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 触觉????????????????????????????????????B.?嗅觉????????????????????????????????????C.?视觉????????????????????????????????????D.?味觉
3.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的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C.?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4.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A.?接听电话 ?????????????????????????????????????????B.?闻花香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吃甜甜的糖葫芦
5.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B.?视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触觉感受器
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8.《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分贝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波具有能量
C.?“145dB”是指产生声音的音调
D.?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
9.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18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MV红遍网络,唱者激情无限,欢笑与润水交织,听者观者动容,激发人性中真实、温暖、朴素的爱国情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手可以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B.?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C.?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D.?电视机前的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1.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电铃的铃声逐渐减弱,据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

A.?电铃在真空中无法振动???????????????????????????????????????B.?抽气机能减弱电铃的振动
C.?铃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铃声在真空中音调变低
12.下列类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
B.?在空气中,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D.?人到青春期会“变声”主要指发声的音调改变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4.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敲击的方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
B.?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
C.?向瓶子里吹气也能使其发出乐音,这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
D.?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吹气,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
三、耳和听觉
15.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B.?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
C.?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D.?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16.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和前庭??????????????B.?前庭和半规管???????????????????C.?半规管和鼓膜???????????????????D.?鼓膜和听小骨
17.耳机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年轻人离不开的物品。长期使用耳机会对耳的结构造成伤害,使听力下降。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结构(?? )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半规管
18.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19.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细胞位于(?? )
A.?外耳道??????????????????????????????????B.?鼓膜??????????????????????????????????C.?耳蜗??????????????????????????????????D.?咽鼓管
20.去年2月,央视一套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21.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
A.?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声神经
B.?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觉声神经
C.?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声神经
D.?外耳道 ——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声神经
四、光和颜色
22.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2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所组成
B.?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C.?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24.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④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25.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B.?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C.?彩色电视机能显示各种色彩,利用了光的三原色原理
D.?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26.下列光学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手影”形成原因的是(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27.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
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
C.?纸是蓝色的,字是蓝色的????????????????????????????????????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
28.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五、光的反射
29.如图是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长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B.?图1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C.?图2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D.?图2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30.2019 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节目中演员们的列队整齐有序, 同列中,后一人只能看到前一人,说明该列已成直线。下列词语中 “影”的形成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湖光倒“影”??????????????????B.?杯弓蛇“影”??????????????????C.?立竿见“影”??????????????????D.?毕业合“影”
31.某荷花池水深2m,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A.?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1.5m???????????????????????????????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色的光???????????????D.?荷花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2m要浅一些
32.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33.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放置????????????????????????????????B.?实验宜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和物仍会完全重合
3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B.?用白屏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C.?只适用于研究镜面反射的反射定律??????????????????????D.?可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3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六、光的折射与透镜
36.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37.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不但可以拍照,还能扫描黑色二维码登录网页、网上支付或加微信好友,如图所示是手机扫描广告纸上二维码时的情形,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能反射光线
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D.?手机的厚度小于摄像头透镜的焦距
38.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39.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
40.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传播情况的是( ??)
A.????????????????????????????????????????????B.?
C.????????????????????????????????????????????D.?
41.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
42.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43.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B.???????????????????????????????????C.???????????????????????????????????D.?
44.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下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下移?????????????????D.?将蜡烛往前移
45.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成像情况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凸透镜成的是虚像
C.?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46.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B.????????C.????????????????????D.?
47.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凸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A.?f??????????????????????????????????????????B.?L??????????????????????????????????????????C.?f+L??????????????????????????????????????????D.?f-L
48.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4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