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三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三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14: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头遍哨子不买账,
两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产品分配的平均主义
集体生产的效率低下
看图说史
人民公社下的农村
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
一个世纪的差距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标签的年代写错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两台机器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汉阳兵工厂的。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1977年 美国苹果2型电脑诞生
1978年 日本炼钢厂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
1978年 英国诞生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人造血
1979年 世界第一台手提微电脑诞生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3.概述对外开放的史实,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回首1978,一个大国的艰难转身
伟大决策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改变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C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
D按规律办事,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大转折
工作重心: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体制
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三个标志
①标志着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③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主要原因: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含义: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个体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和相应的生产责任(“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施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责任制。
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对农村生产
关系有哪几次重大调整?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6三大改造)
人民公社 (1958—改革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结合材料思考:当时我国的国营企业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 ,企业失去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 ,企业失去活力
增强企业活力
政企分离、经营权所有权分离、经营责任制
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
中心
环节

管理
体制
所有制
结构
分配
方式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什么样的战略步骤?
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什么样的特点
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
海南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
浦东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特点
历史的回音: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改革是社会前行的动力,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
4、封闭只能落后,落后只能挨打。
5、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注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要广泛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2 3 4 5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不同之处是( )
A.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B.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不同
C.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仍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
1 2 3 4 5
2.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实际上意味着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是指(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 2 3 4 5
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长期积累的经济基础
C.浦东的开放开发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 2 3 4 5
4.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1976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的变化。故选C。
1 2 3 4 5
5.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道路是(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C.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D.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解析:西方的“圈地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说明农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发展状况,可分析出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力发展了乡镇企业。故选A。
信息反馈:
我的收获、感悟:

我的问题和不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