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6.千人
gāo
中国特色小吃之一,就是常吃的米糕,常称为年糕,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历史悠久,汉朝就有“稻饼糍”等多种称呼。
糕
自学生字,标小节,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做“千人糕”?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néng
jù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táng
gānzhēzhī
tiáncài
áo
xiāoshòu
láo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dí
yīng
de
我的
yìng
应答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学习生字词语:
千人糕 才能 味道 特别
桌子 买卖 米粉 农具
甘蔗汁 甜菜 熬糖 就算
销售 劳动 的确 应该
阅读1-5小节,思考:什么是千人糕?爸爸是怎样回答的?孩子听到后是怎样想的?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的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米糕是怎样做成的呢?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大米和糖又是怎样来的呢?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大米的来历:首先需要种子,然后要进行插种、施肥、浇水种出稻子,最后用稻子加工成大米。
耕田
插秧
施肥
治虫
除草
脱粒
翻晒
碾米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糖又是怎样来的呢?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千人糕”的含义是什么?
一块平常的糕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
共同劳动
互相配合
和平常的糕一样
稻米从种植到加工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糖从种植到提取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来之不易
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勤俭节约
米粉
千人糕
米、稻子、种子、施肥、浇水…
糖
甘蔗、甜菜、榨汁、熬糖
米糕
制作、包装、送货、销售
团结合作
共同付出
省吃俭用
细水长流
节衣缩食
艰苦朴素
关于节约的成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 李绅
悯农 唐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怜悯,同情。
粟:泛指谷类。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犹:仍然。
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米糕由米粉和糖制成。米粉需要农民先播种、施肥、浇水,种出稻子,稻子加工成大米再制成米粉,糖需要农民种植甘蔗和甜菜,榨出甜汁再熬成糖。
想一想: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需要这么多人劳动完成的?
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等。
衣服首先需要农民播种棉籽、浇水、施肥、去虫、摘棉花,然后纺纱、织布,裁缝制成衣服。化肥、织布机、缝纫机也需要很多人来完成制造。所以一件衣服也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