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9 10: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导入新课】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

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

——《时代》

?
【自主学习】
一、对外开放的开始—— 建立经济特区
1.含义: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建立: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 、_ 、 4个经济特区。1988年, 经济特区建立
3.窗口: _经济特区。
4.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 、 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形成开放格局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
2.1985年,把 、 和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90年,建立 开发区。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 推进,相继开放 城市、 城市等内地 和自治区首府,最后到内陆的市县。
5.格局:形成了“ —— —— ——内地”的全方位、 、 的对外开放格局。
? 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
?
三、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入世贸组织
1.加入时间: 年12月。
2.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 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达标训练】
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 开放港口城市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3.2019 年 4 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 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4.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上海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邓小平在1984年讲话中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了,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这段话能够用于说明( )
A.“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 B.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6.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7.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 毛泽东 B.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江泽民 胡锦涛
9.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革命的推动
10,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非选择题
11.201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9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任意写出2个经济特区。归纳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览四:今日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谈谈你的感想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答案:
合作探究: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达标训练
1-5:DACDB;6-10:DBBBC
1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2)B。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对外开放、科教兴国。
(5)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