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我国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平等 D.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培养民族干部
C.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D.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4.中共中央提出“实现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 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 D.中共“八大”上
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A.两岸对峙 B.“台湾独立” C.祖国统一 D.反攻大陆
6.新中国成立前夕及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城自由发展
C.民族区域独立 D.在民族区域内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7.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一国两制
8.“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香港回归祖国 B.澳门回归祖国 C.台湾问题的解决 D.西藏和平解放
9.2019年,西藏民主改革迎来了60年。下列关于西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朝时称其为吐蕃 B.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在中共领导下跨越社会发展阶段,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西藏自治区是中共中央领导下的第一个自治区
10.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下面对这段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 B.统一后的台湾拥有外交自主权
C.统一后的台湾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D.统一后的台湾实行原有的社会制度
11.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壮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南疆翻天覆地的巨变。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2.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豪情满怀迎跃进②女民兵与样板戏③第一部宪法颁布④欢庆香港回归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1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1959年,克松社区成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小亮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克松社区,感受它的魅力。完成下面小题。
14.他们与当地社区居民畅谈60年来的变化。老一辈的居民激动地提道:“新西藏是我们老百姓的天堂,每家每户都有吃不完的食物”“现在条件很好,居民都过上了好日子”。这些让老一辈西藏居民激动的变化源自( )
①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②当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③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④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小亮和同学们与克松社区居民身着盛装,并与他们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小亮和同学们可能看到的场景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党和政府实施了( )
A.“安居工程” B.“八六三计划”
C.“希望工程” D.科教兴国战略
17.下图是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正在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18.多年前,海峡两岸人士不断为遥不可及的通商、通邮、通航而奔走呼吁。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实现,此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陆客赴台、陆资赴台、陆生赴台等相继成行,这些措施的实施
①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③开创了两岸交往的新时代;④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台湾“诗界泰斗”林朝崧的诗“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为实现“缺月重圆”,中央政府(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与台湾当局达成“九二共识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0.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21.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下列哪些事呈现了我国取得民族团结及为了祖国统一制定的方针: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进行改革开放 ③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⑤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⑤
22.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同年,台湾当局作出了
A.调整“三不”政策 B.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达成“九二共识” D.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24.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二、简答题
26.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妈港”?“妈港”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据国情创新制度。请回答: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的新中国的什么制度?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制度创新的源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在哪次会议颁布的?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4)20世纪末,吞港、澳门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创新?
28.(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实践?
(4)1972年与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
(5)“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6)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29.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民主建设、新型民族关系建设过程中分别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试分析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0.“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新中国在少数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2)近年来极少数人企图将新疆、西藏等从祖国分裂出去,这种行为有何危害?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既扶助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请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A 7.D 8.A 9.D 10.B 11.C 12.B 13.B 14.A 15.D 16.D 17.C 18.B 19.D 20.D 21.C 22.C 23.A 24.A 25.D
26.(1)澳门,中国。
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7.(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
28.(1)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4)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5)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6)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9.(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
(3)一国两制;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30.(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破坏祖国的统一
(3)经济: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文化:国家帮助侗族等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