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赵州桥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1: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第11课 赵州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
3. 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2.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品读重点词语,积累词语,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 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 体验法、联想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 说一说。 图片上展示的是哪座桥?想象一下,这个桥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展示关于赵州桥的图片)   2. 认一认,读一读。   世界闻名 精巧 桥洞   拱形 桥墩 横跨 美观   雕刻 图案 缠绕 智慧参考答案:  1. 略。 2. 略。 一、谈话导入  图片上展示的是哪座桥?仔细观察,这座桥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州桥》。(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主识字   1. 教师指名读第2题的字词。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并和第2题里面的生字比一比。   3. 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4. 教师指名读生字。   5.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录音,熟悉课文。   2. 学生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办法,激发识字的兴趣。   3. 小组进行识字比赛。   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总结生字的识记办法,并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旧知,引入新的生字,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生字的比较学习,从集体合作分享中掌握识记生字的办法,能提升学生识字的兴趣。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 课文描写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   2. 抄写第3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  1. 学生齐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思考第1、2题。   2. 小组内交流,找出相关的句子。   3. 学生集体分享交流。   4. 教师总结:课文描写了赵州桥的影响、特点和价值三个方面。   合作探究“赵州桥”的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分析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独立 学习 三、随堂练习  1. 我会多音字。zhǎo(    ) zhuǎ(    )   2. 我会组词。   济(   ) 历(   )   设(   ) 智(   )   匠(   ) 且(   ) 创(   ) 史(   )四、写字练习  我会书写。   出示“赵、省、县、匠、设、计”等13个生字的范写。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爪牙 爪子 2. 接济 历史 设计 智慧 工匠 而且 创造 史料五、写字练习  1. 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并观察各个字的结构。   2. 学生描红。   3. 教师示范书写,提出书写要求。   4.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5. 同桌比赛书写,互评。   规范学生的书写。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 我会读。   美观 精巧 图案 精美   常绕 智慧 才干 宝贵   历史遗产 冲毁 世界闻名   2. 我会画。   发挥想象力,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赵州桥。   3. 想一想:作者描写的赵州桥与你想象出来的是否一致?参考答案:  1. 略。2. 略。3. 略。 一、生字词复习  1. 教师指名认读生字。   2. 学生动手画一画,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二、读课文,积累词语  自主学习   1. 学生齐读课文,复现生字词。   2. 学生找一找描述赵州桥的句子或词语。   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生字复习,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大意。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 说一说对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理解。   2. 找一找赵州桥外形描写的句子。   3. 赵州桥的建造有什么价值?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一)合作探究   1. 学生说一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 学生读一读描写赵州桥外形的句子。   3. 教师指名回答第2题。   4. 学生讨论第3题并回答,教师注意及时点拨。   通过团队合作探究的方式,在问题导向辅助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我会写。   这座桥不但(   ),而且 (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有的刻着(   ),(   );有的刻着 (   ),(   ),(   );还有的刻着(   )。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精巧 美观 精美   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巩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1. 找一找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写一写,抄一抄。   2. 发挥想象,画一幅赵州桥之图。
资料链接
赵州桥三“绝”
  学完《赵州桥》这一课,小朋友一定会问:“赵州桥为什么经历了1400多年仍然不塌?”这除了党和政府对它的重视和保护外,还在于它在建造上有三个绝处。
  一是“券”小于半圆。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 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二是“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三是洞砌并列式。石桥的洞一般有两种砌法。一种叫“纵联式”,像砌墙一样,一层一层住上砌,各层石块相互交错。这种砌法砌成的桥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牢固。一种砌法叫“并列式”,并排砌成许多道窄券,合成一个整券。赵州桥的建造采用的是并列式,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教学反思
  1. 学生温故知新,我导入生字,帮助学生学习比较新、旧生字,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规范学生读生字的书写。
  2. 我让学生在合作识字的环境中,掌握生字的比较记忆,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及抄写文段,合作探究,明白赵州桥建造的特点。
  4. 我让学生从课文中积累好词好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