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第14课 蜜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自学辅导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联想学习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我会认。(请在认识的生字后面画上“√”) 概( ) 检( ) 阻( ) 查( ) 误( ) 管( ) 逆( ) 景( ) 途( ) 辨( ) 陌( ) 常( ) 超( ) 窝( ) 确( ) 记( ) 参考答案: 略。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谈谈它在你心目中的印象。(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蜜蜂的图片) 2. 师:老师要推荐给大家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书中的蜜蜂是怎样找到回家的路的?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组织学生自主识字 学生自主读课文,明确任务: 1. 读一读:按照课文段落的顺序读。 2. 画一画:在生字下面画横线。 3.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练一练: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或收获写下来。 让学生谈谈对蜜蜂以及蜜蜂找路的印象,根据题目思考问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参考答案:略。 三、自主学习1. 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作者做实验过程的语句。 2. 同桌之间交流,找出蜜蜂找到回家的路的句子。 3. 学生互相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能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我会组词。 蜜( ) 陌( ) 辨( ) 确( ) 阻( )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 蜜蜂 陌生 辨别 确定 阻碍 生字当堂过关,落实字词重点,注意字词的应用。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小故事?课后请同学们查查关于蜜蜂的其他小故事,你一定会喜欢上它。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辨别 蜜 蜂 ( ) ( )( ) 误会 检 查参考答案: biàn mì fēng wù jiǎn chá 一、复习导入 1. 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组词练习。 3. 教师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 教师用给生字扩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懂得运用生字。扩词一方面能让学生会用生字,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1. 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 读第3~4自然段,说一说: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4. 读第5、6自然段,说一说: 二十只左右蜜蜂中有十五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几只蜜蜂去哪了呢? 5. 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法布尔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读课文 1. 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1自然段。 (2)思考训练。(学生思考第1题) (3)教师指导朗读 2.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思考第2题。 (2)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一说。 3. 再读、讲第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指名回答。 让学生通过细读文章了解蜜蜂找家的路线,以及理解重点语句,从而了解文章大意。
实践应用 三、拓展延伸 我会想象。 作者最后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参考答案: 略。 三、巩固作业 1. 教师指名完成练习。 2. 教师指导学生懂得蜜蜂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们知道作者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吗?
资料链接
蜜蜂
蜜蜂是一种群居性的昆虫,它们群居在蜂巢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蜂王、雄蜂、工蜂,每个蜂群中都有一只蜂王、数百只雄蜂和数以万计的工蜂。在蜂群中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雄蜂负责交配,蜂王负责产卵,工蜂则负责抚育小蜜蜂、筑巢、采集食物、保卫蜂巢安全等。
蜜蜂的蜂巢是由无数正六边形的小巢紧密排列组成的,每个小巢的大小、形状及壁厚度几乎一致。工蜂的寿命在一个月左右,它们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出生三天后,就开始负责打扫蜂巢,从第七天开始,就要抚养刚孵化的蜜蜂,到了第三周,就要飞出去采集食物了。
工蜂是通过代表不同含义的舞蹈来传递信息。
蜜蜂飞的时候,我们听到“嗡嗡嗡”的声音不是蜜蜂在叫,而是蜜蜂的翅膀扇动空气的声音。它们的翅膀一眨眼的工夫能扇动二百多次,所以就发出“嗡嗡嗡”的声音。蜜蜂刺了人后,针是无法拔出来的,就留在人的皮肤里,可它的一部分内脏也会因此而一起留下来,这样蜜蜂很快就会死掉。
蜜蜂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很大的贡献。蜂蜜、蜂王浆、花粉等是天然营养食品,对调节人体机能有一定的作用;蜜蜂对自然界的贡献是为植物传播花粉。
教学反思
在教授本课时,我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蜜蜂的特点来学习蜜蜂回家的故事,激起学生读这篇课文的兴趣,接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文章大意以及生字。我指导课文阅读,讲授重点词语,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逐渐了解了蜜蜂找家的过程。最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达到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