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静夜思 教案+反思(2课时,共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8 静夜思 教案+反思(2课时,共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20: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单元概要
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课文包括《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故乡的思念;《夜色》写的是“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的故事;《端午粽》写的是一到端午节外婆就会煮粽子给“我们”吃,长大后“我”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故事;《彩虹》是想象“我”站在彩虹桥上为爸爸下雨,为妈妈拿“月亮”镜子,为哥哥变出彩云的故事。
“语文园地四”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5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
课文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文的学习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感知大自然、感悟生活。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向学生传递着生活中的美好,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且写得正确、端正、工整。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熟练背诵古诗《静夜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丽。
过程与方法
1.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2.通过图文结合、以读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发挥个性化的想象。
3.鼓励学生多阅读,增加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除了朗读课文外,也要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相关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则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安排教学。(每篇课文2个课时,语文园地2个课时)
8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字义。
突破方法 借助图片掌握生字的字形,并理解字义。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突破方法 教师指导分析诗句。
教法与学法
教法 指导法、分析法。
学法 自读自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熟练朗读古诗。
2.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教师出示李白的图片,让学生介绍一下他们所了解的李白。
师:同学们,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称其为“诗人”。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师: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诗歌。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人们称他为“诗仙”。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将生字圈出来。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发音。
(1)教师指名领读。其余学生和教师一起纠正错音。
(2)师生共同交流生字的读音,认读生字。
(3)教师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学习生字“思、床、前、光、低、故、乡”。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笔画顺序。
(3)学生在作业本上自由练写书写,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4.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认读的字。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5.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组词,并说一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三、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一遍古诗。
板 书 设 计
8 静夜思
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
课 时 作 业
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
sī    yuè guāng       dī tóu         gù xiāng
( 思 )念      ( 月光 )      ( 低头 )      ( 故乡 )
二、我能回家把古诗朗读给家人听。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蒋大为版《思乡曲》。
1.学生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说一说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在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意境美。(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第一句。
(1)全班齐读整句诗。
(2)师:“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2.学习第二句。
(1)教师指名读整句诗。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疑”“霜”的意思。
疑:怀疑。霜: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3)师:说一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让人怀疑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诗人这样描写,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就更感到冷清了。
教师用低缓的语气范读,学生也试着用低缓的语气读。
3.学习第三句。
(1)全班齐读整句诗。
(2)师: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师: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可以和亲人交流。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师: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
4.学习第四句。
(1)教师指定一小组学生齐读整句诗。
(2)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学生将第三、四句连起来说一说诗意。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三、伴乐朗诵
1.教师再次播放《思乡曲》,学生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伴奏,教师先示范朗诵古诗,然后师生一起朗诵。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故乡。
板 书 设 计
8 静夜思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 时 作 业
一、我能填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朗诵给家人听。
资料链接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教学反思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读起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这首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以及诗歌进行大胆想象,回忆家乡的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情感的融入,学生也许不能说出一些字义,但也能理解古诗的意境。这种“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方式,利于提高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