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磁场
达标作业(解析版)
1.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越密的位置代表磁场越强 B.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电动机 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关于磁场和磁感应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发出,回到磁体S极
④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图中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以判断
A.甲是N极,乙是S极
B.甲、乙都是N极
C.甲、乙都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4.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磁体周围一定都存在磁场
B.磁体与带电体一样,都能吸引轻小物体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感线而发生的
D.磁体的磁性只有在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时才存在
5.磁感线可以方便地描述磁场,关于磁感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B.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S极出发回到N极
D.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出发回到北极附近
6.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 )
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
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
7.关于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体周围存在的曲线 B.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完全重合
C.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D.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8.将自由转动的指南针放在地球表面的赤道上,静止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9.以下是小明课堂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底部要装一条铁链拖在地上,是为了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
B.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50Ω表示它的最大阻值为50Ω,1.5A表示它的正常工作电流为1.5A。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D.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10.有几位同学讨论磁感线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条形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B.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一种假想的线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看不见、摸不着
D.通电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北极到南极
11.一些物体在磁体或_____的作用下会被磁化。放在水平桌面上能水平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磁针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_。
12.如图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________(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________(填“P”或“Q”)处。
13.物理学中通过其效应对自然界中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例如,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就是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灯丝中是否有无____通过;通过小磁针是否偏转来判断某个空间是否存在________.
14.小明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发现它们静止时都指向同一方向,即磁针的N极总是指向____方(选填“南”或“北”).这说明,地球周围存在____.
15.将缝衣针磁化后,与其它器材组成下图1的小指南针,当它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北,如图2,则针尖是____极,请在图2中标出地磁两极和磁感线方向.
(______)
16.司南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司南的发明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还为世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乙和丙所示的两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图_____.
(2)古人选用较光滑的青铜盘,其目的是_____.
(3)如果将青铜盘换成铸铁盘,磁勺能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呢?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出理由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表示该位置的磁场越强,故A正确;
B.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的曲线,故B错误;
C.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而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
D.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D错误。
2.C
【解析】
磁场存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小磁针在磁场中偏转来感受磁场的存在,所以①正确。
磁感线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线,真实不存在,所以②错误。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即N极发出,回到磁体南极即S极,所以③正确。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刚好相反,所以④正确。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3.B
【解析】
由图中磁感线可知两磁极相互排斥,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下方,磁感线的方向向外,所以两磁极均为N极,故B正确,ACD错误。
4.A
【解析】
根据对磁场、磁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了解,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
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磁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故B错误;
C.在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C错误;
D.磁性是磁体的基本性质,永磁体的磁性是永久存在的,故D错误.
5.D
【解析】
磁感线为了研究磁场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B错;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N极出发回到S极,故C错;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出发回到北极附近,故D正确;应选D。
6.C
【解析】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磁性,小磁针具有磁性,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不能吸引铜或铝,故A错误;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画出的有方向的曲线,客观上不存在,所以用放大镜是不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故B错误;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所以用磁铁能够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故C正确;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此磁铁的S极,故D错误,故选C.
7.C
【解析】
(1)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出来的;
(2)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不是完全重合的,是存在一个磁偏角的;
(3)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4)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可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A、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出来的,故A错误;
B、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不是完全重合的,我国宋代的沈括第一次发现磁偏角,故B错误;
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故C正确;
D、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
8.C
【解析】
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磁场的方向,因此在赤道上的指南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磁南极,也就是地理北极.只有C正确.
9.B
【解析】
A.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是为了把摩擦产生的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不高于36V是对人体安全电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磁场客观存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ABC
【解析】
A.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因为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性越强;故A正确;
B.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其实磁感线并不存在,故B正确;
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看不见、摸不着,故C正确;
D.在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北极到南极,而在通电螺线管的内部,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南极到北极,故D错误。
11.电流 地磁场
【解析】
[1]由磁化的定义可知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被磁化;
[2]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小磁针静止时,磁针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说明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
12.强 P
【解析】
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越密越强,反之越弱.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
(1)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疏,故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即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
(2)小磁针静止在b点时,其N极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Q,故N极指向Q处, S极和N极的指向相反,所以S极指向P处。
13.电流; 磁场
【解析】
看不见的事物,人们是通过某些“效应”去研究的,实际是物理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转换法,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采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来判断空间中是否存在磁场,采用的是转换法.
14.北 磁场(地磁场)
【解析】
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地球周围任何范围内的小磁针(指南针)都要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指向南北方向;小磁针指向北的一端为N极.
15.N
【解析】
缝衣针磁化后可以看作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应指向地磁南极(即地理北极),所以针尖是小磁针的N极;
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出发,指向地磁南极,且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经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故作图如下:
。
16.丙 减小摩擦力 不能 磁勺与铸铁盘相互吸引,所以磁勺无法转动
【解析】
(1)[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丙图正确;
(2)[2]选用较光滑的青铜盘,摩擦力减小了,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这说明磁勺和盘子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3)[3][4]铸铁是磁性材料,磁勺会与铸铁盘相互吸引,所以磁勺无法灵活转动,不能正确的指示方向,故不能换成铸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