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第1课 神州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中国的山川河流,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探究识字方法。
难点 认识中国的山川河流,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 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我会读。中华 神州 山川 黄河 长江长城 台湾 海峡 大陆 民族 2.我会说。(教师用课件展示长江、黄河、长城、珠峰、台湾岛的图片) 3.我会认。耸 涌 峰 隔 陆浓 繁 荣 与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略。 一、图片导入 1.学生“开火车”认读第1题。 2.教师指名回答第2题。 3.师:大家能写出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的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州谣》,认识这些生字。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学习指导 1.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读课文,并用笔圈出生字。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 3.教师展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二)学习检查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及时正音。 2.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普遍难记忆的生字进行重点讲解,并从具体的语境中辅助识记。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掌握生字的书写。教师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通过指名认读和“开火车”读的方式,让生字再次在学生脑海中得到巩固。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能更快、更好地识记生字?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一)合作探究 1. 教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熟悉生字。 2. 学生分小组讨论识记生字的技巧。(二)小组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识记生字的心得。(三)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补充,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和肯定。 教师让学生合作探究识记方法,有助 于 培 养 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识记技巧。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我会认读。(教师随机出示9个生字及文中词语,指名认读、领读,学生齐读) 2.我会写。氵: 大: 山: 参考答案: 1.略。 2.涌、河、湾 奔、奋、夸 峡、岛、峰四、写字练习我会书写。教师出示“州、湾、岛、峡、民、族、谊、齐、奋”9个生字的范字。(教师注意提示书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学生完成“随堂练习”。五、书写练习 1.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并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示范写字,就学生写字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教师巡查,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及书写的顺序。 4.学生展评个人作品。 教师着重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是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学习更多的生字埋下伏笔。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1.本堂课中讲了祖国的哪些山川河流? 2.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刚刚交流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一记本课的生字。 3.学生课后与小组成员比赛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我会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2.我会找出课文中的修饰词,如:“奔、涌、长、耸”等。 参考答案: 1.略。 2.略。 一、引入新知学生认读第1 题中的课文选段。二、读课文,积累词语(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读课文,完成第 2 题。 2.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二)课文讲解 1.教师指名回答第2 题。教师予以补充,并板书课文中的所有修饰词。 2.教师领读修饰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记忆这些修饰词。 3.教师按课文顺序,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图片,并解释第2节。黄河奔: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一直向前不停歇,“奔”字形象地展现了黄河水的汹涌。长江涌:长江的水源源不断,没有尽头,江水一直向前涌流。长城长:长城一望无际,看不见尽头。珠峰耸: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第一高峰,“耸”字形象地展现其高。 4.教师讲解第3、4节的内容。 5.学生齐读课文。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生字,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积累词语。教师借助图片,介绍山川河流,让学生体会我国的山川河流的壮阔,更好地理解修饰词的意思。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比一比。黄河奔 黄河黄长江涌 长江长 2.课文中其他的修饰词是不是也可以替换?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学生分小组交流第 1 题,比一比、说一说这些修饰词的区别。 2.学生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点评。 4.学生自主讨论,回答第3题,教师引导。 5.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注意积累修饰词。 合作探究交流使学生对修饰词的认识更加全面。联系旧知识,积累修饰词,逐渐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以后写句子和写作奠定基础。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我会选。 奔 涌 长 耸(1)大河汹涌澎湃,一直向前( )腾,永不停歇。(2)张家界的山像柱子一样,高( )入云。(3)弯弯的小路连绵不断,( )得看不见尽头。(4)下课后,同学们如潮水般( )出教室。 2.我会填。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 参考答案: 1.(1)奔 (2)耸 (3)长 (4)涌 2.奔 涌 长 耸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巩固修饰词的用法,从具体的例子中加深对修饰词的记忆和理解。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1.从《神州谣》中,我们学习了哪些修饰词? 2.你可以说出这些修饰词的用法以及我国还有哪些代表性的山川河流吗?
资料链接
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 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 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的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 000多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教学反思
1.教师通过图片引入课题,为学生梳理出识记生字的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总结识记技巧,以解决识记生字的问题。
3.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修饰词,了解修饰词的意思和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4.学生从字形中了解字的特点,有助于掌握对这类字的书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