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二下第2课 传统节日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二下第2课 传统节日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3: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第2课 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认识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
教法与学法
教法 点拨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 体验法、联想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探究新知 1.说一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传统节日的图片) 2.读一读,认一认。(请在认识的生字后面画上“√”)贴(  )   节(  ) 花(  )   笑(  ) 街(  )   巷(  ) 明(  )   纷(  ) 午(  )   艾(  ) 巧(  )   中(  ) 秋(  )   饼(  ) 圆(  )   重(  ) 秋(  )   敬(  ) 登(  )   眼(  ) 参考答案: 1.略。 2.略。 一、激趣导入学生说一说图片上的传统节日叫什么名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传统节日的图片,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既然大家都知道图片上的传统节日是什么,那么大家能写出这些传统节日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节日》,学完本课以后你就会写这些传统节日的名字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 教师组织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教师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3.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要求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 5.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将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掌握生字的书写。教师借助图片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认识生字,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识记剩下的生字? 三、合作探究 1.教师组织学生再次齐读课文,熟悉生字。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识记生字的技巧。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识记生字的心得。 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补充。 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其余难识记的生字,突破识记瓶颈,帮助学生扩充识记技巧,掌握生字。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我是识字小能手。(教师遮掉字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 2.我会组词。街(   )  舟(   )艾(   )  敬(   )团(   )  闹(   )四、写字练习我会书写。教师出示“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9个生字的范字。 参考答案: 1.略。 2.上街 龙舟 艾草 敬爱 团圆 热闹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学生完成“随堂练习”。五、书写练习 1.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生字结构。 2.学生分小组交流生字的特点。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示范书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5.学生再次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书写的姿势。 在书写练习时,教师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指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堂小结 1.说一说你记住的生字。 2.你从9个生字的书写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独立学习 一、温故知新 1.我会读。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清明节重阳节 端午节 七夕节 2.我会写。贴 转 热 闹 3.我会画。画出月饼、窗花、鞭炮。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略。 一、生字复习 1.教师指名认读生字。 2.教师请三名学生上台书写第 2 题中的字,其他学生在本子上书写。二、读课文,积累词语(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读课文,完成第 3 题。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二)课文讲解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按课文内容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传统节日的图片,学生将自己画的图与之相比较。 3.学生分小组齐读第一句,教师指名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教师做出补充。 5.学生小组读第二句,说一说元宵节的特点。 6.教师点评。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认读和写字的方式复习生字。组织学生自主读课文,并根据想象画一画传统节日,再向学生展示传统节日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各种传统节日的认识。
合作探究 二、探究思考题 1.怎样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 2.说一说你对“牛郎织女会鹊桥”的理解。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教师读第三、四句,学生跟读。教师讲解第三、四句。 2.小组互相讨论第1题。 3.教师点拨:这句话说明了元宵节是重大节日,庆祝的人很多。 4.教师讲解第五句,强调注意理解“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5.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讲解第六~八句。 7.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熟知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特定习俗。 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中较难的句子,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特定风俗。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我会填。(1)(  )到,人(  ),(  )窗花,(  )鞭炮。(2)(  )节,看(  ),大街小巷人如潮。(3)(  )节,雨(  ),先人墓前去祭扫。(4)过(  ),赛(  ),粽子(  )满堂飘。 参考答案:(1)春节 欢笑 贴 放(2)元宵 花灯(3)清明 纷纷(4)端午 龙舟 艾香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并争 取 背 诵 课文。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五、课堂小结 1.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在课后把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和爸爸妈妈分享。 3.学生与小伙伴一起玩“你说他答”的游戏,以此来回顾各个传统节日的特点。
资料链接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
1.教师借助图片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认识生字,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让学生合作讨论并总结生字识记技巧,帮助学生解决识记生字的难题。
3.小组合作探究较难的字词句,感受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
4.让学生从字形中了解字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对这类字的书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