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3.?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了解祖国传统文化。?
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准确的动词描写剪纸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明白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准确的动词描写剪纸的过程。??
一、以疑为主?激发学文期待?
1、同学们,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纸,我们的课本、作业本都是用纸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纸的发明过程的文章——《纸的发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文本?理清演变脉络
?1、出示学习单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完成图表。?
造纸术发明以前——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上刻字写字?西汉时代——用麻来造纸?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着力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上刻字写字?
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着力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对比阅读?了解传承原因?
1、出示学习单
(1)自由读2-4自然段,想想纸的发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材料? 特点?
龟甲、兽骨、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帛??
麻??
纸??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材料? 特点?
龟甲、兽骨、青铜器?原料难得、刻字麻烦?
竹片和木片? 笨重、不方便?
帛?轻便、贵?
麻? 粗糙、不易书写?
纸? 原料易得、价格便宜?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对比阅读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从而弄清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由衷的赞叹之情)??
四、说中思练?细述造纸过程?
1、我们一起来看看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出示句子?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自由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从分号和“再”可以看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具体生产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把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第二步是把浆捞出晒干。)?
教师小结?写一件事情,想要有条理,往往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串联句子。比如先、再、然后、最后等。这样的词语一般成组出现,串联的句子先后顺序不能随意变动。?
4、学一学?
小狗吃饭的时候,总是先看一看四周有没有人来,再用鼻子闻一闻,然后用舌头舔一舔,最后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
5、说一说?
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说一说自己做的一件事。?
6、造纸术距离现在已有一千九百多年了,我们读了这句话眼前仿佛出现了蔡伦造纸的画面,这是因为作者不仅用上了表示顺序的词,还用上了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请同学们找一找。?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这一连串的动作为我们再现了当时蔡伦造纸的画面?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剪纸就是其中一种,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剪纸的视频。?
8、练一练?
拿出手中的笔,写一写剪纸的过程。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还要用上准确的动词。?(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紧扣动作,写出活动的过程,既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延伸拓读?弘扬传统文化?
1、如今,纸的家族越来越大,像书写纸、复印纸、包装纸、餐巾纸等,造纸术这项技术也传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齐读第五自然段。?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还有独特的节日习俗,如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做过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成果。??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按顺序??
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