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线上教学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线上教学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7: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线上教学检测
八年级语文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簌簌(shù) 幅射 销声匿迹(nì) 天衣无缝
B.糜子(méi) 斡旋 戛然而止(jiá) 草长莺飞
C.乌篷(péng) 照列 风雪载途(zǎi) 人情世故
D.追溯(sù) 退色 翘首以待(qiào) 难以置信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B.听完老教授的话语,他终于茅塞顿开,仿佛大彻大悟般,开始了新的征程。
C.他之前是国内外知名的优秀物理学家,近年来却销声匿迹。
D.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
B.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食品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食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全面实现刷脸取款等快捷服务,农业银行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个小男孩去面包店买了两个便士的面包,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于是就对老板说:“你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的小吗?”
“哦,不要紧,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显然,老板在诡辩。小男孩也没有争辩,只给一个便士就走。老板赶紧喝住他:“嗨,你没给足钱!”
“哦,不要紧,”男孩不慌不忙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噎得老板说不出话来。
A. 这样你数起来就方便多了。?
B. 你面包小多了,只能给一便士。
C. 这样的面包只能是这个价格。
D. 等你的面包恢复原状就补给你。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6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3分)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2题。(14分)

王子敬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宴,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8.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闻/顾辟疆有名园? B. 径往/其家
C. 顾勃然不堪/曰 D. 以贵/骄人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 先不识主人 识:( )
⑵ 王独在舆上回转 独:(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傲主人,非礼也;
???????????????????????????????????????
(2) 便驱其左右出门
???????????????????????????????????????
11. 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答)(2分)
???????????????????????????????????????
???????????????????????????????????? ?
12.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会比较得体?(4分)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社戏》节选,完成13~17题。(共14分)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1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2分)
???????????????????????????????????????
14.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3分)
?????????????????????????????????????????????????? ??????????????????????????????????????????????????????????????????? ?????????????????????????????????? ?15.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3分)
???????????????????????????????? ????????????????????????????????????????????? ?????????????????????????
16.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 ????????????????????????????????????????????????? 17.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2分)
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
(二)阅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18--21问题。(16分)
1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 (?http:?/??/?baike.baidu.com?/?item?/?%E6%AC%A1%E7%AC%AC" \t "_blank?)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http:?/??/?baike.baidu.com?/?item?/?%E9%94%80%E5%A3%B0%E5%8C%BF%E8%BF%B9" \t "_blank?)。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http:?/??/?baike.baidu.com?/?item?/?%E8%A1%B0%E8%8D%89%E8%BF%9E%E5%A4%A9" \t "_blank?)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http:?/??/?baike.baidu.com?/?item?/?%E9%A3%8E%E9%9B%AA%E8%BD%BD%E9%80%94" \t "_blank?)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http:?/??/?baike.baidu.com?/?item?/?%E5%B9%B4%E5%B9%B4%E5%A6%82%E6%98%AF" \t "_blank?),周而复始。
2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D%89%E6%9C%A8%E8%8D%A3%E6%9E%AF" \t "_blank?)、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 (?http:?/??/?baike.baidu.com?/?item?/?%E4%BC%A0%E8%AF%AD" \t "_blank?)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D%89%E9%95%BF%E8%8E%BA%E9%A3%9E" \t "_blank?),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D%A3%E6%9E%AF" \t "_blank?),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5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6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http:?/??/?baike.baidu.com?/?item?/?%E5%86%9C%E4%B8%9A%E6%B0%94%E8%B1%A1%E5%AD%A6" \t "_blank?)。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7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8.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 (?http:?/??/?baike.baidu.com?/?item?/?%E6%AC%A1%E7%AC%AC" \t "_blank?)开放。


19.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3分)



20.结合第③④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6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 (?http:?/??/?baike.baidu.com?/?item?/?%E8%8D%A3%E6%9E%AF" \t "_blank?),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21.阅读第⑥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3分)

四、写作(40分)
22.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40分)






八年级语文
开学测试卷参考答案与示例

一、(共10分,每题2分)
1.B 2.A 3.C 4.B 5.A
二、(共20分)
(一)(6分, 每题3分)
6.C 7.D
(二)(14分)
8.(2分) C
9.(2分) ⑴认识 ⑵独自
10. (4分)(1)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2) 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
11.(2分)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指麾好恶,傍若无人。(或: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12. (4分)要点一:想进入别人的私宅,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不可以“径往”;要点二:游赏时要尊重主人,平和有礼,不能旁若无人,随意指点评论。
【译文】
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原先并不认识这个名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了。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顾辟疆气得脸色都变了,忍受不住,说道:“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轻视别人,这是无理。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粗人罢了!”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很久也不来。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置之不理。
三、( 共30分)
(一)(14分)
13.我们看戏回途中偷煮蚕豆吃, 六一公公佯装责怪以及送豆并夸赞“我”。(共2分。意对即可)
14.双喜形象:聪明,能干,考虑问题比较周到。具体内容略。(共3分。意对即可)
15.比喻和衬托的手法(或正面描写、侧面衬托、比喻),写出他们驾船技艺的高超和急切返回的心情。(共3分。意对即可)
16.一方面是偷豆吃的紧张刺激与有趣兴奋令人回味;另一方面是难忘小伙伴们的天真淳朴与自由率真。(共4分。答到一方面得2分,意对即可)
17.(2分)D
(二)(16分)
18. (4分)(1) “苏醒”这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朵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
19. (3分)“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0. (6分)(1)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 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手段)的特性。
(说明方法答对1分,作用分析准确2分,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21.(3分)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至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共40分)
22.(40分)略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