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幻灯片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幻灯片4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21:4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null
顾拜旦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人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来规模逐渐扩大。到公元394年止,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够复兴,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功不可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一起听听顾拜旦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世界推广的声音。
导入新课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2、欣赏课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感知奥林匹克精神,并用体育精神激发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学习目标
顾拜旦(1863—1937),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作者简介
一战爆发,冲击了原定在1916年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中断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燃烧的战火,使巴黎日益受到威胁。1915年国际奥委会将总部从巴黎迁到了瑞士洛桑。本文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奧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加之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世界被蒙上一层阴影,暴露出不少弊端。比如裁判不公、服兴奋剂、以车代步等,这类事件在顾拜旦看来显然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使他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的危机,因此他大声呼吁,希望世人能全面、充分地理解奧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崇高理想。
背景链接
角色(jué) 分崩离析(bēng)
襁褓(qiǎnɡ bǎo)  盎格鲁(ànɡ)  
萦绕(yínɡ)     行将就木(xíng)
绚丽(xuàn) 拙劣(zhuō)    
枷锁(jiā) 束缚(fù)     
奠定(diàn) 凋零(diāo)
挚爱(zhì)     暴风骤雨(zhòu)
字音字形
萦绕: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强调
不多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
无可指摘:没有什么可批评指责的。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
指棺材。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词语释义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次演讲的背景及目的,简洁明了,便于读者把握。
题目解说
下面几个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
(1)“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用赞颂、喜悦的语气。

(2)“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用自信、骄傲的语气。“包括”“超越”“一般”这几个关键词语需要重读。
整体把握
(3)“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运用平和的语调。

(4)“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语调逐渐上升,用赞美的语气。
整体把握
熟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整体把握
作者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1)“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从整个人类的进步着眼)
(2)对教育的方法、方式和内容不满,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革教育,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整体把握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文中筛选关键词语。
大众参与、促进和平、促进公平、促进教育。
整体把握
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回顾过去五年,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好前景。
  第二部分(2-7):指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大众参与性、和平性、公平性、公正性、教育性。
  第三部分(8-10):盛赞今天的聚会,憧憬美好的未来。
整体把握
文章开头提到的“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那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五年前”指1914年。这一年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在法国巴黎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但也是在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来,战火把奥林匹克精神彻底粉碎了,1916年的第6届奥运会因此而停办。1919年4月,奥林匹克运动宣布恢复举办25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作者作了这一次演讲。因其是在一战结束后的一次纪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词是怎样开头的?有何特点?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把听众拉回到五年前和五年来的复兴过程,既切合当时的场景,有将听众带入历史情境中,与演讲者产生共鸣。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因为“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 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是什么?
平和、自信。
合作探究
第4段除了展示愉悦,也就是快乐之外,奥林匹克精神还会展示什么美呢?
自然美或音乐美或荣誉美等。
合作探究
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指运动员欣赏自己做出的努力,它是纯粹的竞技精神,只是自得其乐;“奥林匹克主义”是指将运动员内心的愉悦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合在一起感染人、鼓舞人。通过对比,让人们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价值了更深刻的体会。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第5段“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这句话?
  作者认为自己只是兴建奥林匹克运动事业大厦的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建筑师,为大家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可感到高兴。体现了作者的谦逊情怀。
合作探究
第6段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是少数人的运动,而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第7段“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这句话?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文明精华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说明奥林匹克精神在现代的价值所在。
合作探究
“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必须要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合作探究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这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作者将奥林匹克精神发展的种种阻碍比喻为狂风暴雨,将奥林匹克精神的成熟比喻为破晓的黎明,表现了作者内心坚定的信念,以及对未来奥林匹克精神发展的一种深切的期盼。
合作探究
结合背景,纵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奥林匹克精神,这样讲有何现实意义?
这与时代背景有关,人类刚刚经过世界大战的洗礼,在思想与精神上,受到了侵略和野蛮的冲击,而奥林匹克精神却是其中不灭的光明。

从青少年角度考虑,他们的心态渐趋平和与自信,他们推崇奥林匹克精神,正在不断走出阴影,走向崭新的未来。
合作探究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在于和平、公正和教育,这是为未来奠基的工程,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和时代意义。

奥林匹克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拥有新的未来,它必将承前启后,成为人们心灵、精神、思想和情感上的支柱,撑起晴空,迎来丽日。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情澎湃地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般普照大地。
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阐述了平和与自信的力量。
语言赏析
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比喻、拟人,将“自信”“平和”比作“姊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揭示了“自信”和“平和”的美好融洽的关系。
语言赏析
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作者用诗意般的语言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自然美、音乐美和荣誉美。
语言赏析
一项运动倘若只有一部分人包含在内,在当今社会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奥林匹克精神应该面向大众,引起读者的思考。
语言赏析
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景物比喻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前景。
语言赏析
(1)构思巧妙,条理清晰。

本文开头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然后说明奥林匹克精神与一般的竞技精神的不同,接着分别讲述复兴奥林匹克的原因、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的基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最后畅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好前景。层次分明,循循善诱,恳切真诚,听众易于理解与接受。
写作特色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文章第3段“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将“自信”“平和”比作“姊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篇演讲词,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情澎湃地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般普照大地。尤其作者所阐明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远远超出了他所处时代人们的认知,这种思想正因其深邃与超前性而显得难能可贵。
庆祝奥林匹克
运动复兴25周年
回顾历史,展望前景


精神内涵


盛赞来宾,憧憬未来
板书设计
大众参与
促进和平
促进公平
促进教育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发扬奥林匹克精神?
(1)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参与意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只要敢于参与,敢于不断超越自我,无论成败,都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同时,尽可能让奥林匹克的盛会成为人人参与的大众运动盛会。
拓展延伸
(2)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们也应始终坚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3)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和谐、和平,要把友好、谦让、互助当成自己终生追求的目标。体谅他人,提高自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拓展延伸
顾拜旦名言。
(1)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
(2)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
(3)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
(4)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
(5)体育就是和平。
(6)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7)生活的本质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奋斗!
拓展延伸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到25周年的这五年间,它并不因为世界局势而停止。
B.作为美德的勇气能够造就英雄,还是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根除恐惧的良药。
C.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面向所有大众,而不应该与运动员的家谱或者其经济实力挂钩。
D.本文结构完整,按“回顾奥运历史,阐述奥运精神,展望奥运未来”的顺序构思。
B
课堂检测
2、顾拜旦倡导的近代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促进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