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16课明朝的科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16课明朝的科技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9 22: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2.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朝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简述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3.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播放音像资料(故宫、长城),让学生感受到巍峨雄壮的宫殿和气势恢宏的长城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感知历史。
4.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5.学习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多方面地了解三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播放《西游记》的片头或片尾曲。同学们喜欢敢于同天庭作斗争,无法无天的孙悟空吗?事实上,作者就是想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来歌颂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由此可见,小说往往有一定的时代主题。那么,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反映了什么时代主题?它们之间是否有相同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一、古典科技巨著的出现
学生阅读教材课文以及插图,人物画像,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列表并思考回答:
1.明朝产生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技研究领域、实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2.列举表格,老师推荐表格,填表。展示简表:
作者 著作 作品类别 影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药物学 世界药物学的重要文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根据教材“动脑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学生讨论作答,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4.再了解一下宋应星和徐光启,看看他们取得成就的个人优秀品质又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宋应星:对只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等。徐光启: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利玛窦答应翻译《几何原本》一书,以及他的开放意识等。
5.根据教材“动脑筋”: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你的看法怎样?(宋应星说得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就意味着人类无法适应生存环境或者破坏了生存环境。假如无法适应环境,不要说发展人类本身,就是当年人类的出现也不可能,假如人为地破坏生存环境,不就等于自寻绝路吗?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自然力合理利用基础之上的,不可能超越自然。)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放映长城音像资料,指导学生在教材地图上标出明长城的东西两端。(鸭绿江、嘉峪关)
2.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A:建筑材料——秦朝以土筑为主,明朝的东段用砖、石。B:位置——明朝靠南。C:长度——明朝更长,西端从临洮延伸到嘉峪关,东端从辽东延伸到鸭绿江。过渡讲解:这些古建筑成就在当时世界上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3.结合前边我们学习的乾隆帝给班禅六世修庙的内容,讨论一下,你对“明修长城清修庙”的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这些政策的利弊,认识修长城的消极作用。加强对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的新理解。
展示故宫图片,教师引导提问,在语文课中我们学过了《故宫博物院》一文,那你知道故宫在明朝北京城中属哪一建筑吗?你知道它的修建历史和设计意图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课文、插图、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进行小组活动,思考回答:
3.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建筑?(放多媒体北京紫禁城),学生作答。它是明成祖营建的,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其中的宫殿楼阁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强调紫禁城又被称为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
4.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要点:①城市布局严整。北京城有三重,最里面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宫城外面是皇城,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左庙右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中央官署分列于皇城南边两侧。
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形式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北京城建筑特色之一,就是突出皇权至上的原则。宫城是皇帝生活和处理政事的地方。宫城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房间九千多间,分布在皇极殿(太和殿)为中心的六大殿周围,形成巨大的皇宫建筑群。皇极殿是皇帝召见文武百官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其雄伟的造型,凝重的气势,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沉重的压抑。皇城正门承天门(天安门)前石狮、巨石雕刻、华表等,显示着皇权的神圣。
三、小说和戏剧
学生阅读“导入框”和课文以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1.哪些同学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叙述作品名称、作者、主要特色(或内容)及思想特点等项目。
2.请同学们动手制作表格,老师推荐(放映)。
作品名称 成书时间 作者姓名 你喜欢的书中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曹操、诸葛亮、张飞等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宋江、李逵、武松等
《西游记》 明朝中期 吴承恩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
3.根据上表,你说说喜欢这些人物的理由?(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有学生答: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诚、孙悟空的机智、猪八戒的好吃懒做等。
4.以《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你熟悉的人物为例,你能说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学生可以相互商量,得出结论:①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②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教师强调: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或重新虚构而成的小说,我们不能误认为是历史,强调以后假如写历史论文,不可用历史小说中的史实来证明你的观点。
5.同学们都看过这部电影《大话西游》,它和大陆版本的《西游记》故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小结:影视剧具有直观性强、易于普及的特点,但它们的二次加工被蒙上导演及编剧的主观色彩,很难品味出原著的艺术价值。况且,真正理解影视语言也不是易事。所以同学应阅读文学名著的原著,有时间要多读。
6.请比较这几部小说的共同特点?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①艺术水平都较高。②小说都反映封建礼教的思想。教师强调这也是明清文化鲜明的时代特点之一。
7.请同学们从书中找一找: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据课本回答:最负盛名的是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同样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歌谣小结: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写成功,
长篇历史第一部,故事情节特生动。
同时还有《水浒传》,作者大名施耐庵.
农民起义为题材,一百单八英雄汉。
明朝中期《西游记》,长篇神话最神奇,
著名作家吴承恩,唐僧取经为根据。
汤显祖著《牡丹亭》,戏剧作品负盛名。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完成学生用书习题。
教学反思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大体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一群怀揣着理想,八十年如一日的反复研究写成著作的学者们,在当时既不受世人的重视,更遑论受当政者青睐了。通过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没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科技发展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