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12: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二、乙 酸(醋酸)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
CH3COOH
C2H4O2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官能团:
(或—COOH)
羧基
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熔点:16.6℃ ,沸点:117.9℃
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酸性由强到弱顺序:
盐酸 > CH3COOH > H2CO3
乙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显弱酸性
为什么说“陈年老酒格外香”?
2、酯化反应
(3)反应后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
[观察思考]
(1)药品的添加顺序
(2)装置
先加入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边加边振荡。
实验现象:饱和 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油状、
有香味的液体产生。
实验结论: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
发生了化学反应。
酸和醇起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实质:
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
有机羧酸和无机含氧酸
(如 H2SO4、HNO3等)
1、该反应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反应正向进行?
讨论:
加热,使生成物脱离反应体系。
使用无水乙醇、乙酸,并用浓硫酸吸水
2、浓硫酸有何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3、为何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作吸收剂而不直接用水?
A 便于分离: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有利于
酯的分层。
B 便于提纯: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
4、如何分离出乙酸乙酯?
分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溶乙醇、吸乙酸、降酯溶解度
5、导气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
6、导气管的位置?
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四)乙酸的用途(了解)
生产醋酸纤维 、合成纤维 、作溶剂、制香料、染料、
医药、农药等。
练 习:
C
注意:乙酸不具有还原性,为稳定的有机酸,即羧基不能加氢
还原也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不能使溴水褪色。
2、如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
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
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
B.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
C.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
D.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
B
酸性
酯化反应
小结:
1、在有机化学中通常利用羧基的弱酸性鉴别羧基,
常用的试剂是(1)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2)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3)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蓝色絮状沉淀溶解)。
科学探究
(2)实验验证
乙酸、碳酸、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
a.四种物质各取
少量于试管中
各加入紫色石蕊
试液2滴
②④变红,其它不变
②④ > ①③
b.在②④试管中
各加入少量
碳酸钠溶液
②中产生
气体
② > ④
c.在①③试管中
各加入少量
金属钠
①中产生气体
迅速,③产生
气体缓慢
① > ③
操作 现象 结论(氢原子活泼性顺序)



2.四种物质的性质比较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羟基氢的活性
电离程度
酸碱性
与Na
与NaOH
与NaHCO3
醇改变:
乙酸甲酯
二乙酸乙二酯
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
酸改变:
无机含氧酸与醇可以形成无机酸酯
硝酸乙酯
酸、醇元数改变
乙二酸乙二酯
练习:酸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

(1)乳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跟少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有机酸
了解
初中已简单介绍过乙酸是一种酸,请用学过的知识根据已给的药品设计实验证明:
(1) 证明乙酸有酸性
(2) 比较 乙酸、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药品:镁条(同样大小)、等浓度的盐酸和乙酸溶液、
Na2CO3粉末、NaOH溶液、石蕊、酚酞
①使石蕊变红
②往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加入乙酸,红色变浅。
③同浓度的盐酸和乙酸与镁条反应,比较反应的快慢
④同浓度的盐酸和乙酸与Na2CO3粉末反应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