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间的脚印》课件:46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8《时间的脚印》课件:46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17:01: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内容。
2、懂得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
4、掌握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内容。
2、懂得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点击链接国家地理科普 (?国家地理科普——化石.mp4?)—— (?国家地理科普——化石.mp4?)化石 (?国家地理科普——化石.mp4?).mp4 (?国家地理科普——化石.mp4?)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翻开时间的书页。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 ),我国著名的文学、科普作家。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记叙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3、题目解说
“时间的脚印”运用比喻(借喻)的手法,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大自然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xiē) 消逝(shì)
沟壑(hè) 沙砾(lì) 孔隙(xì) 倾斜(qīng)
覆盖(fù) 琥珀(pò) 犀牛(xī) 帷幕(wéi)
5、解释下面词语。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山麓:山脚下。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多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3、本文的什么对象时什么?
明确: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
4、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自由朗读课文;请你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第24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第27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5、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详细阐述,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分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四、合作探究
1、文章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为什么开头要引用高士其的小诗?
明确: 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2、阅读第1-4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明确: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明确: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明确: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3、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主题?
明确:没有偏离主题,原因:①增强文章吸引力,使人联想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也会很有趣;②这是一种做铺垫的写法,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有如此奇异的,那么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会更奇妙,更具内涵。
4、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5、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明确:山崖裂缝——崩落——旅行——沉积——堆压——新岩石
6、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明确: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之间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岁月。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7、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明确: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8、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明确: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9、你如何理解题目《时间的脚印》?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①“时间的脚印”是一个借喻,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
②大自然中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
③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说明了时间在世间留下了踪迹。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五、说明方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明确: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河对石头的破坏作用。“刨刮”一词表现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明确:举例子,列举兰新铁路建筑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4)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明确: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的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泥沙沉淀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说服力。
(5)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明确: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介绍三叶虫化石的分布,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说明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
(6)“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明确:列数字。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六、语言品析
1、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明确: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狂风”“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2、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把“胶结”改成“粘合”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 不可以。用“胶结”准确地表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起的变化。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把“躺”字改成“铺”字好吗?为什么?
明确:不好。“躺”字,与平卧呼应,且形象生动。
七、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语言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及方式,说明读懂岩石的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例子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八、拓展迁移
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感受的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化石吟》点击链接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化石%20.mp4?).mp4 (?贵州龙化石%20.mp4?)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 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九、课堂小结
学完课文,我们不禁掩卷沉思:时间虽然没有脚印,然而时间的踪迹却仍然被记录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一位永不停步的旅行者,不受任何阻挡,勇往直前。时间又似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勤劳的人能从这条河中捞取财富和智慧,懒惰的人也许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所以,时间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让时间在我们身上留下更多值得回忆的脚印吧!
十、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山麓(lù)   沟壑(hè)   踪迹(zōnɡ)
B.犀牛(xī) 粗糙(cào) 龟裂(ɡuī)
C.刨刮(bào) 沉淀(diàn) 瘫痪(tān)
D.忌惮(dàn) 扫帚(zhou) 崩落(bēnɡ)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B.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C.通过化石这个证人,使我们认识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A.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D.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4.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答①段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确实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一词在这里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5.②段在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打比方
6.⑥段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
7.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分类别
8.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答:“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9.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内容。
?答: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十一、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46张PPT)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
陶世龙
日 晷
8 *时间的脚印
新知导入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翻开时间的书页。
点击链接国家地理科普——化石.mp4
1、朗读课文,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内容。(重点)
2、懂得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重点)
3、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难点)
4、掌握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素养)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 ),我国著名的文学、科普作家。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记叙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变化和生成,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写作背景
“时间的脚印”运用比喻(借喻)的手法,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大自然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题目解说
踪迹( )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粗糙( ) 龟裂( ) 帷幕( ) 刨刮( )
沟壑( ) 楔形( ) 钟鼎文( ) 海枯石烂( )
zōnɡ
jūn
cāo
shí
wéi
páo


zhuó
xiē
dǐnɡ

1、读准下列字读音,掌握字形。

消逝( ) 沙砾( ) 孔隙( ) 倾斜( )
覆盖( ) 琥珀( ) 犀牛( )

预习检查
shì


qīng







多音字


湖泊

停泊


jūn
龟裂
guī
乌龟

qiū
龟兹
预习检查



形近字



沙砾

shuò
闪烁


栎木

shèn
渗入

chān
掺和

shēn
玉米糁

预习检查
琥珀
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多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脚下。
山间的流水沟。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裂开许多缝子。
海枯石烂:
腐蚀:
帷幕:
浑浊:
山麓:
沟壑:
胶结:
粗糙:
龟裂:
预习检查
2、解释下列的词语。
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整体感知
4、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起着总结性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自由朗读课文;请你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1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3、本文的什么对象时什么?
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整体感知
第18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回应第5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
第22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第24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整体感知
第27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整体感知
5、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详细阐述,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分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1、文章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为什么开头要引用高士其的小诗?
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合作探究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合作探究
铜壶滴漏
2、阅读第1-4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没有偏离主题,原因:①增强文章吸引力,使人联想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也会很有趣;②这是一种做铺垫的写法,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有如此奇异的,那么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会更奇妙,更具内涵。
3、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主题?
合作探究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新岩石
沉淀
重压
胶结






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有何用意?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合作探究
4、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被破坏,请同学们说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5、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提示一:读第7—18自然段。
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合作探究
6、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读第19—21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之间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岁月。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山崖裂缝——崩落——旅行——沉积——堆压——新岩石
合作探究
提示一:读第22—26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7、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8、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合作探究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合作探究
9、你如何理解题目《时间的脚印》?说说它的作用。
①“时间的脚印”是一个借喻,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
②大自然中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
③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说明了时间在世间留下了踪迹。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沙等自然力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说明方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河对石头的破坏作用。“刨刮”一词表现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说明方法
(3)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举例子、作比较。以建筑兰新铁路时,人们炸掉山头为例,具体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的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泥沙沉淀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说服力。
说明方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5)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介绍三叶虫化石的分布,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说明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
说明方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意,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6)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1米厚的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概念。
1、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用“爬”字,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动的缓慢。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当的威力。
语言品析
2、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把“胶结”改成“粘合”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用“胶结”准确地表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起的变化。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把“躺”字改成“铺”字好吗?为什么?
不好。“躺”字,与平卧呼应,且形象生动。
语言品析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语言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及方式,说明读懂岩石的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例子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及方式。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知识,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2)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一米厚的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概念。
(3)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紧密。
例如,第5、27段,都是过渡过,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流转自然。
写作特色


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感受的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拓展延伸
化石吟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 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 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拓展延伸
点击链接贵州龙化石 .mp4
学完课文,我们不禁掩卷沉思:时间虽然没有脚印,然而时间的踪迹却仍然被记录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一位永不停步的旅行者,不受任何阻挡,勇往直前。时间又似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勤劳的人能从这条河中捞取财富和智慧,懒惰的人也许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所以,时间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让时间在我们身上留下更多值得回忆的脚印吧!
课堂小结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麓(lù)   沟壑(hè)   踪迹(zōnɡ)
B.犀牛(xī) 粗糙(cào) 龟裂(ɡuī)
C.刨刮(bào) 沉淀(diàn) 瘫痪(tān)
D.忌惮(dàn) 扫帚(zhou) 崩落(bēnɡ)
解析:B.糙(cāo),龟(jūn)。
B
课堂练习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B.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C.通过化石这个证人,使我们认识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解析】C项,句子的前一部分省略主语,而后一部分又用“使”开头,这样句子就没有了主语。应当去掉“通过”或“使”。
C
课堂练习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D.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解析】A项这里不构成省略,所以不需要省略号。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课堂练习
4.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答①段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确实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一词在这里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课堂练习
5.②段在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打比方
6.⑥段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
7.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分类别

泥土龟裂化石
课堂练习
8.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答:“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9.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内容。
答: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总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人类记录时间
时间脚印岩石记录
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岩石层记录时间踪迹
岩石记录的历史痕迹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

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时间的脚印

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大自然记录时间
板书设计
逻辑顺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A.龟裂(jūn ) 萌发(ménɡ) 山麓( lù) 悬殊(shū)
B.劫难(jié) 帷幕(wéi ) 两栖(qī) 溅起(jiàn)
C.曲线(qū) 狩猎(shǒu) 香蒲(pú) 沼泽(zhǎo)
D.沙砾(lì) 瑕疵( cī) 蔓延(màn) 松弛(ch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冰雪溶化 草长鹰飞 风雪载途 相差无几
B.海枯石烂 两栖动物 天衣无缝 冰天雪地
C.偷偷摸摸 目空一切 物候观测 消声匿迹
D.诸如此类 难以至信 草木荣枯 割麦插禾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时间是没有脚印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
B.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多次劝告过他,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D.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 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 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 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逝
B.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 消失
C.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逝[来源:Zxxk.Com]
D.时时刻刻 时时刻刻 消失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D.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
A.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已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B.历时83天,总航程逾超过2万海里,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后返回上海。
C.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D.今年3月份至8月份,北京PM2.5浓度连续6个月制造历史同期最低。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原创)。(14分)
材料一:2003年我国出现“非典”(SARS)疫情。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首发病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材料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和崔杰对全国各地的大量菊头蝠进行取样。在64份蝙蝠粪便粒和肛拭子样品中检测到了SARS样冠状病毒RNA。对这一研究成果,香港大学知名微生物学家袁国勇教授说:“这项发现告诫我们需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这对于防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与食用。
材料三:2019年12月30日,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患者检查报告中发现了冠状病毒感染,这7名确诊病人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密切接触。为此李文亮在同学群中发布有关华南海鲜市场疫情的信息,并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但这个病毒还是迅速漫延了。截止2020年2月21日,全国已累计确诊75567人,累计死亡2239人,仍有重症11633人。
(1)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


(2)如果班级要以举办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请为这次班会拟定恰当的题目。(4分)


(3)如果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开场白。(6分)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1分)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真的有“海姑石烂”的时候。
②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③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④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⑤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⑦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⑧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⑨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⑩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话,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在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⑾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概述所节选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2.说一说岩石无时无刻经受着来自哪些方面的破坏?(3分)


3.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①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②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③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4.第5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5.从全文来看,“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大量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以至于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5分)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2019湖北黄石中考试题)
张慧
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
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一—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一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
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 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1966年左右, 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
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我国的猕猴桃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B.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拥有适宜猕猴桃种植的有利条件。
C.猕猴桃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很像。
D.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2.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猕猴桃,其作为知名水果的历程可谓“奇异”。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文章第二、三部分标题填写完整。每个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标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4.读完全文,“猕猴桃”和“奇异果”这两种水果名,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1分)
神木巨型脚印化石探谜
①9月18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在陕西神木县栏杆堡乡邱井沟村一带发现巨型脚印化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前往实地调查,看见在东西长达8米,南北宽2~6米的砂岩石平台上,横竖交错,分布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100多个脚印遗迹化石,计有脚印化石40余个,其中可辨三趾动物脚印20余个、不明动物脚印13个,最奇特的是,还有10多个状如人类的脚印,但是远比人脚印巨大。这些脚印均保存在中生代浅黄色砂岩中,其形成年代至少在1.5亿年前。
②经过实地测量,发现每个脚印长约41厘米,最大宽24厘米,步长约58厘米,与现在成年男子一般在25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脚印遗迹化石有的呈鞋底状,有的则明显有三四个大脚趾。三趾状的脚印大小和人的手掌接近,也有的同脚掌接近。
③脚印既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符号,也是生命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还是留给未来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
④这些巨大脚印化石,仿佛异常强烈地向今天的人们传递出神秘的生命信息,曾有原始生物在这一代顽强地生存过。那么1.5亿年前,是谁在神木县留下了大量的“脚印”?是远古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⑤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有的称其为大脚古人类遗迹者,以至联想到与陕西远古环境及人类起源研究有关。但考古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专家称:“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通过对足迹的初步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对比陕西境内其他地方曾经发现的恐龙足迹,新的足迹类型明显有所不同,相关的分类学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完成。
⑥在全国发现的恐龙蛋、恐龙骨架比较多。2004年曾在重庆市江北大石坝嘉陵江边出土过的恐龙化石,体长18米,高3.5米,死于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是一种大型蜥脚类恐龙,虽身形巨大,但生活在森林边缘、河湖岸边或沼泽附近,以树叶、嫩枝等为食,是马门溪龙科的成员之一。
⑦而发现恐龙脚印化石并不多。据报道,2009年6月,在四川省富顺县海拔约400米的罗贯山脉中,发现疑似“犀牛”的巨大脚印化石。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与“犀牛脚印”有关的美丽民间神话:一条犀牛,为了救自己的主人,到处寻求千年灵芝,在罗贯山顶上看到了流光溢彩的千年灵芝。看守灵芝的白鹤使了千斤坠,想把犀牛压住,但是犀牛却顽强地爬了上去,采到了灵芝,于是犀牛便在石上踩出了一个个深深的牛脚印……
⑧当然,据专家们考察后认为,四川省富顺县发现的这18个“犀牛”足迹化石,应该是恐龙脚印。因为,罗贯山的地层时代比较早,属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那个时候,唯有恐龙才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脚印,而犀牛是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才出现的一类动物,故该足迹化石不可能是犀牛脚印化石。
⑨然而,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恐龙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守之完整程度却十分罕见。这些脚印为进一步研究陕北地区古地层、古环境和恐龙的演化、迁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⑩脚印为啥能保留下来呢?专家们认为,这需要合适的砂岩,这种岩石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只有如此才能保存恐龙的脚印遗迹化石。如何保护好“脚印”呢?目前已联系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对这些脚印进行进一步研究,岩石周围可能还会存在“脚印”,将申请在发现“脚印”的地方建地质公园或遗址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
1.结合全文看,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有哪些依据?(4分)



2.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1)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


(2)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


4.具体说说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5.概括第⑥⑦⑧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它对说明“陕西神木巨型脚印化石”有哪些好处。(4分)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
A.龟裂(jūn ) 萌发(ménɡ) 山麓( lù) 悬殊(shū)
B.劫难(jié) 帷幕(wéi ) 两栖(qī) 溅起(jiàn)
C.曲线(qū) 狩猎(shǒu) 香蒲(pú) 沼泽(zhǎo)
D.沙砾(lì) 瑕疵( cī) 蔓延(màn) 松弛(chí)
【答案】C
【解析】狩猎(shò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冰雪溶化 草长鹰飞 风雪载途 相差无几
B.海枯石烂 两栖动物 天衣无缝 冰天雪地
C.偷偷摸摸 目空一切 物候观测 消声匿迹
D.诸如此类 难以至信 草木荣枯 割麦插禾
【答案】B
【解析】A冰雪融化草长莺飞 C销声匿迹 D难以置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时间是没有脚印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
B.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多次劝告过他,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D.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答案】C
【解析】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此处应用后者。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 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 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 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 无时无刻 消逝
B.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 消失
C.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 消逝[来源:Zxxk.Com]
D.时时刻刻 时时刻刻 消失
【答案】A
【解析】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词义上的差别,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时时刻刻”指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地。“无时无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消逝”,动词,消失。 “消失”指(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 根据句意,(1)句应选“时时刻刻”,(2)句应选“无时无刻”,(3)句应选“消逝”。故答案选 A。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D.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答案】C
【解析】A.将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B.将冒号改为逗号;D.将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分)
A.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已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B.历时83天,总航程逾超过2万海里,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后返回上海。
C.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D.今年3月份至8月份,北京PM2.5浓度连续6个月制造历史同期最低。
【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将“连续”和“已”调换位置;B.语义重复,删去“逾”或“超过”;D.搭配不当,将“制造”改为“创造”。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原创)。(14分)
材料一:2003年我国出现“非典”(SARS)疫情。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加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首发病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材料二: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和崔杰对全国各地的大量菊头蝠进行取样。在64份蝙蝠粪便粒和肛拭子样品中检测到了SARS样冠状病毒RNA。对这一研究成果,香港大学知名微生物学家袁国勇教授说:“这项发现告诫我们需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这对于防止新发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与食用。
材料三:2019年12月30日,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患者检查报告中发现了冠状病毒感染,这7名确诊病人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密切接触。为此李文亮在同学群中发布有关华南海鲜市场疫情的信息,并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但这个病毒还是迅速漫延了。截止2020年2月21日,全国已累计确诊75567人,累计死亡2239人,仍有重症11633人。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
(5)如果班级要以举办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请为这次班会拟定恰当的题目。(4分)
(6)如果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开场白。(6分)
【答案】示例:(1)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必然招来不可想像的恶果。
(2)拒绝野味,保护家人。
(3)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春佳节欢乐的气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中,每一次病患数据的刷新都让人万分揪心。你知道吗?疫情是由于人类食用野味引起的。为此我呼吁:拒绝野味,保护家人!
【解析】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1分)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真的有“海姑石烂”的时候。
②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③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④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⑤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⑦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⑧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⑨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⑩当然,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话,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在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⑾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概述所节选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答案】通过岩石遭受破坏的过程以及重新形成的过程,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解析】要善于借助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分析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说一说岩石无时无刻经受着来自哪些方面的破坏?(3分)
【答案】自然界的阳光雨雪风霜等破坏;空气和水中酸类腐蚀、水和空气的冲击与破坏、地上地下生物的破坏、人类活动对岩石的破坏。
【解析】3-6段,各段可归纳出一个方面内容。
3.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①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②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③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答案】①运用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自然力的气势。“冲”“爬”等动词将“洪水”“冰河”人格化,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当的威力。
②“跑”“旅行”等动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生动有趣。
③用“躺”形容岩石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解析】体会词语生动性的答题思路:XX词,运用了XX方法,生动形象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极富感染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4.第5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是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解析】先明确说明方法,再具体分析说明内容及作用。
5.从全文来看,“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大量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以至于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5分)
【答案】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做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解析】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5分)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2019湖北黄石中考试题)
张慧
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
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一—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一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
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 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1966年左右, 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
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我国的猕猴桃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B.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拥有适宜猕猴桃种植的有利条件。
C.猕猴桃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很像。
D.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答案】D
【解析】由最后一段“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可见,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并非世界第一,因此D不恰当。
2.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猕猴桃,其作为知名水果的历程可谓“奇异”。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文章第二、三部分标题填写完整。每个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标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漂洋过海人工栽培获成功、异国培植成功领军世界市场;三:带着多个“世界第一”回家、百年猕猴桃载誉而归、“世界第一”猕猴桃回家了
【解析】意思接近即可。
3.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①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②难以授粉的问题得以解决③与几维鸟相像的音译名适宜推广。
【解析】将问题代入原文,答案在第二部分第3段,归纳提炼即可。
4.读完全文,“猕猴桃”和“奇异果”这两种水果名,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案】猕猴桃或奇异果均可。理由要点:猕猴桃体现中国本土特色,家国情怀;奇异果体现外国地域文化,世界交融性。
【解析】主观表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1分)
神木巨型脚印化石探谜
①9月18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在陕西神木县栏杆堡乡邱井沟村一带发现巨型脚印化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前往实地调查,看见在东西长达8米,南北宽2~6米的砂岩石平台上,横竖交错,分布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100多个脚印遗迹化石,计有脚印化石40余个,其中可辨三趾动物脚印20余个、不明动物脚印13个,最奇特的是,还有10多个状如人类的脚印,但是远比人脚印巨大。这些脚印均保存在中生代浅黄色砂岩中,其形成年代至少在1.5亿年前。
②经过实地测量,发现每个脚印长约41厘米,最大宽24厘米,步长约58厘米,与现在成年男子一般在25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脚印遗迹化石有的呈鞋底状,有的则明显有三四个大脚趾。三趾状的脚印大小和人的手掌接近,也有的同脚掌接近。
③脚印既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符号,也是生命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还是留给未来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
④这些巨大脚印化石,仿佛异常强烈地向今天的人们传递出神秘的生命信息,曾有原始生物在这一代顽强地生存过。那么1.5亿年前,是谁在神木县留下了大量的“脚印”?是远古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⑤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有的称其为大脚古人类遗迹者,以至联想到与陕西远古环境及人类起源研究有关。但考古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专家称:“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通过对足迹的初步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对比陕西境内其他地方曾经发现的恐龙足迹,新的足迹类型明显有所不同,相关的分类学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完成。
⑥在全国发现的恐龙蛋、恐龙骨架比较多。2004年曾在重庆市江北大石坝嘉陵江边出土过的恐龙化石,体长18米,高3.5米,死于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它是一种大型蜥脚类恐龙,虽身形巨大,但生活在森林边缘、河湖岸边或沼泽附近,以树叶、嫩枝等为食,是马门溪龙科的成员之一。
⑦而发现恐龙脚印化石并不多。据报道,2009年6月,在四川省富顺县海拔约400米的罗贯山脉中,发现疑似“犀牛”的巨大脚印化石。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与“犀牛脚印”有关的美丽民间神话:一条犀牛,为了救自己的主人,到处寻求千年灵芝,在罗贯山顶上看到了流光溢彩的千年灵芝。看守灵芝的白鹤使了千斤坠,想把犀牛压住,但是犀牛却顽强地爬了上去,采到了灵芝,于是犀牛便在石上踩出了一个个深深的牛脚印……
⑧当然,据专家们考察后认为,四川省富顺县发现的这18个“犀牛”足迹化石,应该是恐龙脚印。因为,罗贯山的地层时代比较早,属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那个时候,唯有恐龙才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脚印,而犀牛是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才出现的一类动物,故该足迹化石不可能是犀牛脚印化石。
⑨然而,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恐龙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守之完整程度却十分罕见。这些脚印为进一步研究陕北地区古地层、古环境和恐龙的演化、迁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⑩脚印为啥能保留下来呢?专家们认为,这需要合适的砂岩,这种岩石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只有如此才能保存恐龙的脚印遗迹化石。如何保护好“脚印”呢?目前已联系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对这些脚印进行进一步研究,岩石周围可能还会存在“脚印”,将申请在发现“脚印”的地方建地质公园或遗址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
1.结合全文看,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有哪些依据?(4分)
【答案】是恐龙留下的(1分),比现在成年男子的大得多,鞋底状脚印是草食性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三趾型足迹则是食肉性兽类脚印恐龙的足迹。
【解析】文章第5段“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专家称:‘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通过对足迹的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
2.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列数字和作比较,使读者对巨型脚印化石的特征了解的更清楚。
【解析】“发现每个脚印长约41厘米,最大宽24厘米,步长约58厘米,与现在成年男子一般在25厘米长的脚印相比,这个脚印化石显然要大得多”,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并与成年男子的脚印进行了比较,让读者对恐龙脚印有一个更清晰更直观的理解。
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1)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
【答案】不能删去。“当初”强调了对“巨型脚印化石”的研究过程性,这只是研究初期阶段的结论,“疑似”说明了“巨型脚印化石是人类留下的”只是一种推测,使说明更准确。
【解析】不能删去。“当初”强调了对“巨型脚印化石”的研究过程性,说明了这只是研究初期阶段的结论,“疑似”说明了“巨型脚印化石是人类留下的”只是一种推测,使说明更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
【答案】不能删去,强调了“不只两三种恐龙”,还有更多种类的恐龙,使说明更科学。
【解析】不能删去,“至少”是说不止这些,强调了“不只两三种恐龙”,还有更多种类的恐龙,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4.具体说说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答案】过渡(承上启下)。为了引出下文对“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的探寻。
【解析】文章第3段“脚印既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符号,也是生命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还是留给未来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脚印的发现,又引出下文对对“巨型脚印化石是谁留下的”的探寻。
5.概括第⑥⑦⑧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它对说明“陕西神木巨型脚印化石”有哪些好处。(4分)
【答案】重庆和四川分别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2分)更突出了陕西神木恐龙化石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程度是十分罕见的,使读者对其考古发现和研究价值的了解更具体全面。
【解析】第6、7、8段主要讲的是重庆和四川分别发现恐龙化石及恐龙足迹化石,更突出了“然而,在陕西神木县发现的恐龙脚印分布密度之大、种类之多、保守之完整程度却十分罕见”,使读者对其考古发现和研究价值的了解更具体全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